【制備方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用白及32克煎濃汁蓋面,干燥,即得。
【處方】:大薊(炭)80克、小薊(炒炭)80克、牡丹皮(炒炭)80克、棕櫚(煅炭)80克、側柏葉(炒炭)80克、 荷葉(煅炭)80克、茜草(炒炭)80克、梔子(炒炭)80克、(炒炭)80克、 白茅根(炒炭)80克、大黃。
【組方分析】:方中大薊、小薊性味甘涼,長于涼血止血,且能祛瘀,為君藥。臣以荷葉、側柏葉、白茅根涼血止血;棕櫚皮收澀止血,與君藥相伍,既能增強澄本清源之力,又有塞流止血之功。血之所以上溢,是由于氣盛火旺,故用梔子、大黃清熱瀉火,直折火勢,使邪熱從大小便而去;重用涼降澀止之品,恐致留瘀,故以丹皮配大黃涼血祛瘀,使止血而不留瘀,為佐藥。諸藥炒炭存性,亦可加強收斂止血之力。全方集涼血、止血、清降、祛瘀諸法,但以涼血止血為主,使血熱清,氣火降,則出血自止。
【質量控制】:1.本品為黑色的水丸;質松,味淡。 2.溶散時限不得超過15分鐘。 3.應符合丸劑有關的各項規定。
【現代研究】:本品具有促進血凝系統的止血、凝血作用,可縮短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和血漿復鈣時間,從而對內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統發揮其促進作用,激活多種凝血因子,使凝血時間縮短。促進血小板功能,使擴大型血小板數量增多,利于血小板形成血栓,加強其凝血作用。更有研究認為本品止血作用的物質基礎可能與其炮制后鞣質、鈣離子含量及微量元素含量增多有關。
【其他制劑】:十灰散(《部頒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9冊) 每瓶裝3克。溫開水沖服。一次3~9克,一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