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
【來源】:爵床科植物馬藍的根莖及根。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莖基部稍木質化,多分枝,莖節明顯,嫩枝被褐色細軟毛。葉對生,葉片倒卵狀長圓形至卵狀長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窄,邊緣淺鋸齒,側脈4~8對。穗狀花序,著生枝頂;苞片葉狀,早落;花萼裂片5,外被短柔毛;花冠筒狀漏斗形,淡紫色,花冠筒近中部略向下彎曲,先端5裂;雄蕊4枚,2強;子房上位,花柱細長,被毛。蒴果。
【藥材性狀】:南板藍根的根莖類圓形,多彎曲,有分枝。表面灰棕色,具細縱紋;節膨大,節上長有細根或莖殘基;外皮易剝落,呈藍灰色。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藍灰色,木部灰藍色至淡黃褐色,中央有髓。根粗細不一,彎曲有分枝,細根細長柔韌。氣微,味淡。
【臨床應用】:9~15克,煎服。用治溫病發斑、丹毒、流感、流腦,臨床主要用治病毒性及細菌性疾病,如乙型肝炎、水痘、扁桃體炎、咽炎等。
【化學成分】:南板藍根全草含三萜類。靛玉紅有抗癌活性-(3H)-喹唑酮有抗炎、抗高血壓活性,根含吲哚苷、大黃酚及多種氨基酸。另含靛苷、靛玉紅羽扇豆酮、羽扇豆醇、白樺脂醇、β-谷固醇等成分。
【配伍藥方】:①治流行性腮腺炎:南板藍根30克,或配金銀花、蒲公英各15克,水煎服;外用鮮馬藍葉搗敷。(《浙南本革新編》) ②治喉痛:南板藍根30克,開喉箭30克,山豆根30克,馬勃9克。煎水服。(《重慶草藥》) ③預防小兒喘憋性肺炎:南板藍根、金銀花、一枝黃花,4~7歲各用4.5克,3歲以下各用3克。水煎,每日分3~4次服。(《浙南本草新編》) ④治夏季微熱,經久不退:南板藍根30克,柴胡9克,體虛者加北沙參或孩兒參9克。水煎。每日1劑,連服7~10天。(《浙南本草新編》) ⑤治熱毒瘡:南板藍根30克,銀花藤
【藥理研究】:南板藍根水煎劑具一定的抑菌的功效與作用,體外對病毒增殖有抑制作用,還具解熱、抗炎作用。
【藥材性狀】:南板藍根的根莖類圓形,多彎曲,有分枝。表面灰棕色,具細縱紋;節膨大,節上長有細根或莖殘基;外皮易剝落,呈藍灰色。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藍灰色,木部灰藍色至淡黃褐色,中央有髓。根粗細不一,彎曲有分枝,細根細長柔韌。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心經、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