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Herba Lysimachiae Foenum-graeci
【來源】:【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莖有狹翅狀棱,老莖匐地生根,當年生莖近直立,高15~30厘米。葉互生,膜狀紙質(zhì),闊卵形或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下延,邊全緣或淺波狀;葉柄有狹翅。花黃色,有長梗,單生于上部葉腋;萼5深裂幾達基部,裂片卵狀披針形;花冠輪狀,有5個長圓形的裂片;雄蕊比花冠短很多,花藥頂孔開裂。蒴果近球形,灰白色。花期4~5月。
【藥材性狀】:全草為不規(guī)則莖、葉混合段。根須狀,棕黑色。莖細長,常稍扭曲,直徑2~3毫米,灰綠色至紫棕色,不分枝或少分枝,有縱線紋及3條翅狀棱,下部節(jié)上常生不定根。質(zhì)稍脆,折斷面三角形,黃白色。葉互生,葉片卵形至廣卵形,長4~10厘米,寬3~6厘米,先端鈍,基部下延,葉脈明顯。有時葉腋間可見具長柄的黃花和球形蒴果,萼宿存,果皮薄,具多數(shù)細小棕黑色種子。氣芳香,味微甘。
【臨床應(yīng)用】:用量3~9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含漱。用治鼻塞、傷風(fēng)、感冒頭痛、下痢、遺精、牙痛、胸腹脹滿、蛔蟲病。
【化學(xué)成分】:干草含芳香油0.21%,油中已鑒定出59種成分,其中以十六、十七酸六氫金合歡烯酰丙酮等含量較高。
【配伍藥方】:①治感冒頭痛,胸腹脹滿:靈香草莖、葉9~15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②治蛔蟲癥:驅(qū)蛔蟲草(靈香草)9~15克。水煎,于睡前1次內(nèi)服;亦可用15~30克鮮葉,或鮮嫩枝尖切細,燉雞蛋1次服。小兒用量減半。(《云南中草藥選》)
【藥理研究】:靈香草煎液(750%濃度)在體外及雞胚內(nèi),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經(jīng)初步實驗,本品總苷可能有抑制小鼠受精卯著床作用。
【藥材性狀】:全草為不規(guī)則莖、葉混合段。根須狀,棕黑色。莖細長,常稍扭曲,直徑2~3毫米,灰綠色至紫棕色,不分枝或少分枝,有縱線紋及3條翅狀棱,下部節(jié)上常生不定根。質(zhì)稍脆,折斷面三角形,黃白色。葉互生,葉片卵形至廣卵形,長4~10厘米,寬3~6厘米,先端鈍,基部下延,葉脈明顯。有時葉腋間可見具長柄的黃花和球形蒴果,萼宿存,果皮薄,具多數(shù)細小棕黑色種子。氣芳香,味微甘。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辛、甘。歸肺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