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克、粉末用煉蜜20~30克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70~90克制成大蜜丸,即得。
【處方】:百合100克、地黃200克、熟地黃300克、麥冬150克、玄參80克、川貝母100克、 當歸100克、白芍100克、桔梗80克、甘草100克。
【組方分析】:方中百合甘苦微寒,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熟地甘潤,滋陰養(yǎng)血;生地甘苦微寒,清熱涼血,共為君。麥冬甘寒,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玄參咸寒,助二地滋陰壯水,以清虛火,共為臣。佐以當歸治咳逆上氣,與白芍合用,養(yǎng)血柔肝,以防肝木刑肺金。川貝母潤肺化痰止咳;桔梗載藥上行,清利咽喉,化痰散結(jié)。使以生甘草清熱瀉火,調(diào)和諸藥。諸藥相合,滋腎保肺,金水同調(diào),以奏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之功。
【質(zhì)量控制】:1.本品為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 2.顯微鑒別玄參、當歸、白芍、桔梗、甘草。薄層色譜法鑒別當歸、麥冬、甘草。 3.除應(yīng)符合丸劑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外,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含白芍以芍藥苷(C23H28O11)計,水蜜丸每1克、不得少于0.54毫克,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3.5毫克。
【現(xiàn)代研究】:本品主要具有抗菌、消炎、解熱、祛痰、止咳及鎮(zhèn)靜、鎮(zhèn)痛等作用。
【其他制劑】:百合固金丸(濃縮丸)(《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 每8丸相當于原生藥3克。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