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Cladonia Stellaris
【來源】:【植物形態】:枝狀地衣,全體淡黃綠色。主軸子器柄不明顯,為等長4~6叉廣開分枝,枝腋間有小穿孔;枝頂端呈星狀排列的尖頭,中央有裂孔;分枝稠密,全體呈圓柱形,潮濕時膨脹成海綿狀;表面呈灰綠色或淡黃綠色,基部呈污灰色,漸次腐爛。子囊盤呈褐色,小型,頂生于果柄上。
【藥材性狀】:太白花呈稠密的球形團叢,大小不一,中空,稍硬而易碎,太白花表面呈灰綠色或淡黃綠色,近基部呈現污灰色。果柄主軸水明顯,為等長4~5(6)叉廣開分枝,少數分枝為2~3叉,枝腋間有小穿孔,枝頂端呈星狀排列的尖頭,中央有裂孔。分生孢子器呈黑褐色,生于果柄小枝的頂端。氣微,味微酸,澀。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用量3~15克。主治風陽上擾,頭暈目眩,偏頭痛,目疾,鼻衄,月經不調,白帶。
【化學成分】:地衣枝狀體含黑茶漬素,松蘿酸,珠光酸,2-羥基-4-甲氧岳6-正戊基苯甲酸,2,4-二羥基-6-正戊基苯甲酸及雀石蕊多糖。
【配伍藥方】:1.治頭暈目眩:太白花、藁本、天麻、法夏曲、白術各等分。水煎服。(《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療眩湯) 2.治高血壓病,頭暈目眩:太白花、茱苓草、羊角參、小暈雞頭(小貫眾)各15克,夏枯草24克。水煎,加白糖服。(《陜西中草藥》) 3.治諸目疾:太白花、狗心草、天蓬草、木賊草、細辛各等分。燉豬肺食之。(《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4.治偏頭痛,白帶,頭暈目眩,虛勞:太白花60克,燉豬蹄或鳥雞肉吃。(《陜西中草藥》)
【藥理研究】:太白花乙醚提取部位中成分TBH2-2和TBH2-6對兔離體主動脈血管有舒張作用,太白花石油醚提取部位中所含成分TBH-G-8對離體蛙心心肌收縮力有抑制作用。
【藥材性狀】:太白花呈稠密的球形團叢,大小不一,中空,稍硬而易碎,太白花表面呈灰綠色或淡黃綠色,近基部呈現污灰色。果柄主軸水明顯,為等長4~5(6)叉廣開分枝,少數分枝為2~3叉,枝腋間有小穿孔,枝頂端呈星狀排列的尖頭,中央有裂孔。分生孢子器呈黑褐色,生于果柄小枝的頂端。氣微,味微酸,澀。
【性味歸經】:性平,味淡。歸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