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Folium Isatidis。
【來源】:【植物形態】:二年生草本,植株高50~100厘米。光滑無毛,常被粉霜。根肥厚,近圓錐形,表面土黃色,具短橫紋及少數須根。基生葉蓮座狀,葉片長圓形至寬倒披針形,長5~15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鈍尖,邊緣全緣,或稍具淺波齒,有圓形葉耳或不明顯;莖頂部葉寬條形,全緣,無柄。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在枝項組成圓錐狀;萼片4,寬卵形或寬披針形;花瓣4,黃色,寬楔形,先端近平截,邊緣全緣,基部具不明顯短爪;雄蕊6,4長2短;雌蕊1,子房近圓柱形,花柱界限不明顯,柱頭平截。短角果近長圓形,扁平,無毛,邊緣具膜質翅,尤以兩端的翅較寬,果瓣具中脈。種子1顆,長圓形,淡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藥材性狀】:多皺縮卷曲,有的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長橢圓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長5~20厘米,寬2~6厘米;上表面暗灰綠色,有的可見色較深稍突起的小點;先端鈍,全緣或微波狀,基部狹窄下延至葉柄呈翼狀;葉柄長4~10厘米,淡棕黃色。質脆。氣微,味微酸、苦、澀。
【臨床應用】:煎服10~15克。用治溫病、血熱發斑、壯熱不退、痄腮、喉痹、丹毒以及血熱妄行的上部出血癥等。
【化學成分】:含黃酮苷-山大青苷,此外,也含有靛玉蘭、靛藍、菘藍苷B、靛玉紅、呋喃木糖甜酸等成分。
【配伍藥方】:①預防流行性感冒:大青葉、貫眾各500克,混合,加水5000毫升,煎成2000毫升。成人每次100毫升,日服3~4次,小兒酌減,連服5天。(《全國中草藥匯編》) ②治流行性感冒:大青葉、板藍根各30克,薄荷6克,煎水,當茶飲。(《湖北中草藥志》) ③治咽炎,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大青葉、魚腥草、玄參各30克,水煎,分3次服。(《湖北中草藥志》) ④治無黃疸型肝炎:大青葉60克,丹參30克,大棗10枚。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⑤治唇邊生瘡,經年不瘥:取大青葉十斤,絞取汁,洗之。(《圣惠方》)
【藥理研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尚具有抗內毒素的作用。對大鼠有利尿作用,對大鼠蛋清性“關節炎”及右旋糖酐性“關節炎”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
【藥材性狀】:多皺縮卷曲,有的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長橢圓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長5~20厘米,寬2~6厘米;上表面暗灰綠色,有的可見色較深稍突起的小點;先端鈍,全緣或微波狀,基部狹窄下延至葉柄呈翼狀;葉柄長4~10厘米,淡棕黃色。質脆。氣微,味微酸、苦、澀。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歸心經、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