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Broussonetiae Fructus。
【來源】:【植物形態】:落葉喬木,樹皮灰色,平滑。莖葉含乳汁;嫩枝被柔毛。葉互生,葉柄密生絨毛;托葉膜質,早落。葉片闊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有時不對稱;邊緣粗齒,幼時掌狀3裂或5裂,分裂深淺不一,或有不裂。上面暗綠色,有粗糙伏毛,下面灰綠色,密被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成柔荑花序,腋生而下垂;花被4,雄蕊4枚,中央有不發育雌蕊。雌花序成球形頭狀花序,由苞片和花被密迭而成,苞片棒狀,有毛,先端圓錐形,花被管狀,有3~4齒,子房有柄包圍在花被管內,花柱側生,細長。聚花果肉質,球形,橘黃色或紅色。小核果內含種子1枚。橙紅色,成熟時有肉質子房柄深出?;ㄆ?月,果期8~10月。
【藥材性狀】:球形或卵圓形,稍扁,直徑約1.5毫米,表面棕紅色,有網狀皺紋或顆粒狀突起,一側有凹溝,一側有棱,有的具果梗。質硬而脆,易壓碎。胚乳類白色,富油性。無臭,味淡。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水煎服。用治腰膝酸軟、虛勞骨蒸、頭暈目昏、目生翳膜、水腫脹滿。
【化學成分】:含皂苷、維生素B及油脂。種子含油,油中含非皂化物、飽和脂肪酸、油酸、亞油酸等。本品含鵝掌楸堿、光花椒堿、a-佛手柑油烯、β-沒藥烯、香附烯、盧-金合歡烯、亞油酸甲酯、油酸等成分。
【配伍藥方】:①治目昏:楮實子、荊芥穗、地骨皮各等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湯下。(《儒門事親》) ?、谥问?,狀如痤癤而皮厚,亦治金瘡:楮實子敷之。(《千金要方》) ?、壑嗡[:楮實子6克,大腹皮9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苤魏肀院盹L:楮實子(陰干),每用一個為末,井華水服之,重者兩個。(《瀕湖集簡方》) ⑤治骨鯁:楮實子(為末)30克,霜梅肉90克。上為丸,彈子大,噙化咽下:(《丹臺玉案》化骨神丹)
【藥理研究】:楮實子紅色素及提取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作用,楮實子油具有降血脂作用,楮實子總生物堿對5種腫瘤細胞有生長抑制作用。
【藥材性狀】:球形或卵圓形,稍扁,直徑約1.5毫米,表面棕紅色,有網狀皺紋或顆粒狀突起,一側有凹溝,一側有棱,有的具果梗。質硬而脆,易壓碎。胚乳類白色,富油性。無臭,味淡。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歸肝經、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