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Climbing Groundsel Herb
【來源】:【植物形態】:多年生攀援狀亞灌木。莖木質,枝具線紋,稍呈“之”字形,被脫落性微毛。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不分裂或基部有2~4對裂片,邊緣具不規則齒或微波狀至全緣,兩面被細微毛。頭狀花序排成疏松、開展的傘房花序式,總苞片10~12枚,狹長圓形,基部有極小的苞片數枚,小花異型,緣花為舌狀花,雌性,黃色,頂端3齒裂,盤花兩性,管狀,頂端5裂。瘦果圓柱形,冠毛白色,細軟。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2~5月。
【藥材性狀】:莖圓柱形,表面棕黃色;質堅硬,斷面髓部發達,白色。葉多皺縮,破碎,完整葉呈橢圓狀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戟形或截形,邊緣有不規則缺刻,暗綠色或灰棕色,質脆,偶見枝梢帶黃色頭狀花序。瘦果成熟時則露出白色冠毛。氣微,味苦。
【臨床應用】:用量9~15克,煎服,鮮品50克,外用:煎水洗、搗敷或熬膏涂。用治風熱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咽喉腫痛、肺炎、大葉性肺炎等。
【化學成分】:主要含千里光寧堿、千里光菲林堿、羽扇烯酮、齊墩果烷、β-谷固醇、胡蘿卜苷、生物堿、對羥基苯乙酸、金絲桃苷、蒙花苷、齊墩果醇、槲皮素、消旋丁香脂素、大黃素、綠原酸、咖啡酸等成分。
【配伍藥方】:①治風熱感冒:鮮千里光全草30克,六角仙(爵床)、野菊鮮全草各30。水燉。分三次服,每日1劑。(《常用青草藥選編》) ②治咽喉腫痛:千里光干全草15克,元參9克,蚤休9克,桔梗6克,甘草3克。水煎服。(《福州中草藥臨床手冊》) ③治瘡癰潰爛:千里光、半邊蓮、犁頭草各適量。共搗爛,敷患處。(《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 ④治梅毒:千里光30克,土茯苓60克。水煎濃縮成膏,外搽。(《恩施中草藥手冊》) ⑤治急性泌尿系感染:千里光、穿心蓮各30克。煎服。(《安徽中草藥》) ⑥治燙火傷:千里光8份,白及
【藥理研究】:千里光煎劑具有抗菌、抑制鉤端螺旋體生長、抗滴蟲等作用,毒性小,煎劑灌服不能測出小鼠的半數致死量,對人陰道滴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乙型副傷寒桿菌、志賀痢疾桿菌、鮑氏痢疾桿菌、宋內痢疾桿菌抗菌作用相當強。其所含酚酸對流感桿菌、肺炎鏈球菌、甲型鏈球菌、卡他球菌、變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藥材性狀】:莖圓柱形,表面棕黃色;質堅硬,斷面髓部發達,白色。葉多皺縮,破碎,完整葉呈橢圓狀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戟形或截形,邊緣有不規則缺刻,暗綠色或灰棕色,質脆,偶見枝梢帶黃色頭狀花序。瘦果成熟時則露出白色冠毛。氣微,味苦。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歸肝經、肺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