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Laggerae Alatae Herba。
【來源】:【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根狀莖粗短莖直立,多分枝,4~6棱,棱上具有綠色的類似耳朵狀的翅,全株密被淡黃色短腺毛。葉互生,質較硬,橢圓狀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2.5~10厘米,上部葉較小,線狀披針形,頂端鈍或急尖,基部漸窄,下延貼莖呈翅狀,密被短腺毛,頭狀花序直徑1~1.5厘米,頂生或腋生,再排成網錐花序狀,果時稍下垂;總苞鐘狀;總苞片多層,線狀披針形,質較硬,被短腺毛,外層的較短;花雜性,緣花數層為雌花,紫色,舌狀,舌片線形,頂端3~4齒裂,開花后伸出花冠;盤花為兩性花,管狀,頂端5裂;雄蕊5枚,花藥基部箭形。瘦果網柱狀,長約1毫米,被柔毛,具10棱,冠毛白色,易脫落,花期9~11月。
【藥材性狀】:六棱菊藥材長短不一,老莖粗壯,直徑4~10毫米,灰棕色,有不規則縱皺紋。枝條黃棕色,有皺紋及黃色腺毛。莖枝具翅4~6條,灰綠色至黃棕色,被有短腺毛。質堅而脆,斷面中心有髓。葉互生,多破碎,灰綠色至棕黃色,被黃色的短腺毛。氣香,味微苦、辛。以莖枝幼嫩、末開花、葉多、綠黃色者為佳。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用量10~15克。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主治感冒發熱,風濕痹痛,水腫,泄瀉,經閉,跌打損傷,癰癤腫毒,瘰疬,濕疹瘙癢,水火燙傷,蛇蟲咬傷。
【化學成分】:全草含黃酮苷、酚類、有機酸、揮發油、氨基酸及糖類等。揮發油主要為單萜或倍半萜。油中成分因植物生長地區而異,其中有桉醇、杜松醇、欖香醇、橙花叔醇、葎草烯、β-石竹烯等。
【配伍藥方】:①腎炎水腫:馬蹄金60克,六棱菊30克,貓須草15克。
【藥理研究】:抗炎作用:六棱菊總黃酮在50~200mg/kg劑量下對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甲醛斂大鼠足跖腫脹、羧甲基纖維素鈉致大鼠皮下氣囊白細胞游走和角叉菜膠致大鼠皮下氣囊腫4個模型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其抗炎作用與2.5mg/kg劑量地塞米松接近。
【藥材性狀】:六棱菊藥材長短不一,老莖粗壯,直徑4~10毫米,灰棕色,有不規則縱皺紋。枝條黃棕色,有皺紋及黃色腺毛。莖枝具翅4~6條,灰綠色至黃棕色,被有短腺毛。質堅而脆,斷面中心有髓。葉互生,多破碎,灰綠色至棕黃色,被黃色的短腺毛。氣香,味微苦、辛。以莖枝幼嫩、末開花、葉多、綠黃色者為佳。
【性味歸經】:性微溫,味辛、苦。歸膀胱經、脾經、肺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