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二十四味,除阿魏外,沒藥、乳香、丁香、肉桂、川木香分別粉碎成細粉,與麝香配研,過篩,混勻。其余大黃等十七味,酌予碎斷,與食用植物油8800克同置鍋內炸枯,將阿魏投入熔化,去渣,濾過,煉至滴水成珠。另取紅丹約3500克,加入油內攪勻,收膏,將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上述沒藥等細粉,攪勻,分攤于狗皮或布上,即得。
【處方】:大黃30克、防風30克、玄參30克、麝香5克、當歸30克、 白芷30克、地黃30克、羌活30克、荊芥30克、黃柏30克、牡丹皮30克、烏藥30克、木鱉子30克、赤芍30克、 干姜30克、獨活30克、官桂20克、阿魏50克、沒藥30克、乳香30克、丁香25克、肉桂25克、川木香20克、黃芩30克。
【組方分析】:方中麝香為君藥,活血通經,消腫止痛。輔以當歸、阿魏、沒藥、乳香活血,化癥散結止痛;丹皮、赤芍、玄參、地黃涼血活血;大黃攻逐瘀血。佐以防風、白芷、羌活、獨活、荊芥祛風解表,勝濕止痛,以除在表風濕之邪;黃芩、黃柏清熱燥濕,以除在里之濕,兩者合用,以除表里之濕;官桂、于姜、丁香、肉桂溫助陽氣,散寒止痛,與防風、白芷、羌活、獨活、荊芥同用,以除表里之寒,兼溫通活血止痛;木鱉子消腫散結。使以川木香、烏藥行氣止痛。諸藥合用,寒熱并用,表里并治,共奏化痞散瘀,舒筋活絡,祛風散寒,活血止痛之功。
【質量控制】:1.本品為攤于狗皮或布上的黑色膏藥。 2.應符合膏藥有關的各項規定。
【現代研究】:【其他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