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Herba Rorippae
【來源】:【植物形態】: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較粗壯,高20~50厘米,無毛或具疏毛。莖單一或分枝,直立或斜升。葉形多變化,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具長柄;葉片通常大頭羽狀分裂,長4~10厘米,寬1.5~2厘米,頂裂片大,邊緣具不規則牙齒,側裂片1~3對,上部葉片寬披針形或匙形,具短柄或耳狀抱莖,邊緣具疏齒??偁罨ㄐ蝽斏騻壬?,開花時花序軸逐漸向上延伸,花小,多數;萼片4,直立,淺黃色而微帶黃綠色,光滑無毛,寬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4毫米,先端內凹;花瓣4,鮮黃色,寬匙形或長倒卵形,長2.5~4毫米,全緣,基部具有短而細的爪;雄蕊6,4長2短;雌蕊1,子房圓柱形,花柱短粗,柱頭略膨大,頂部扁平。長角果線狀圓柱形,較短而粗壯,長1~2厘米,直立或稍彎曲,成熟時果瓣隆起。種子每室2行,多數,淡褐色,寬橢圓形,近三角形或不規則多角形,長0.5~0.7毫米,表面有凹陷的大網紋。花期4~5月(8~9月偶有開花),花后果實漸次成熟。
【藥材性狀】:本品為不規則的段,根、莖、葉、花、果混合,根細長,表面淡黃色,有不規則縱紋;質脆,易折斷;斷面皮部類白色,木部黃色。莖纖細,具縱皺紋,表面淡綠色或帶紫色。葉多卷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長橢圓形至卵形,葉片通常大頭狀羽裂,長5~7厘米,寬1~2.5厘米,頂端裂片較大,邊緣具不規則鋸齒,黃綠色?;ㄐ蚩偁?,花小,黃色。角果細圓形,紅褐色,種子多數。氣微,味淡。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10~30克,鮮品加倍;或搗絞汁服。外用:適量,搗敷。主治咳嗽痰喘,感冒發熱,麻疹透發不暢,風濕痹痛,咽喉腫痛,疔瘡痛腫,漆瘡,經閉,跌打損傷,黃疸,水腫。
【化學成分】:本品主要含蔊菜素、有機酸、黃酮類化合物及微量生物堿等成分。
【配伍藥方】:①治感冒發熱:蔊菜15克,桑葉9克,菊花15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谥物L濕關節炎:萍菜30克,與豬腳煲服。(《廣西民族藥簡編》) ?、壑涡”悴焕菏G菜15克,茶葉6克,水沖代茶飲。(《青島中草藥手冊》) ?、苤伪歉]炎:鮮蔊菜適量,和雄黃少許搗爛,塞鼻腔內。(《福建中草藥》) ⑤治蛇頭疔:鮮蔊菜搗爛,調鴨蛋清外敷。(《福建中草藥》)
【藥理研究】:具有止咳、祛痰、抗菌等作用。
【藥材性狀】:本品為不規則的段,根、莖、葉、花、果混合,根細長,表面淡黃色,有不規則縱紋;質脆,易折斷;斷面皮部類白色,木部黃色。莖纖細,具縱皺紋,表面淡綠色或帶紫色。葉多卷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長橢圓形至卵形,葉片通常大頭狀羽裂,長5~7厘米,寬1~2.5厘米,頂端裂片較大,邊緣具不規則鋸齒,黃綠色。花序總狀,花小,黃色。角果細圓形,紅褐色,種子多數。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性微溫,味辛、苦。歸肺經、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