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Radix Rumicis Japonici。
【來源】:蓼科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的根。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根粗
大黃色,莖直立,根生葉叢生,有長柄,葉片長橢圓形,先端鈍,基部圓或帶楔形,邊緣呈波狀;莖生葉較小,有短柄。總狀花序頂生,每節花簇略下垂;花被6,淡綠色,外輪3片展開,內輪3片呈果被;果被廣卵形,有明顯的網紋,背面各具一卵形疣狀突起,其表面有細網紋,邊緣具不整齊的微齒;雄蕊6,呈3對;子房具棱,1室,1胚珠,花柱3柱頭細裂。瘦果三角形,先端尖,角棱銳利,褐色,光亮。有3片增大的果被包覆。花期4月,果熟期5月。
【藥材性狀】:長圓錐形,長6~18厘米,直徑0.8~1.8厘米,根頭部有莖基殘余及支根痕。根部表面棕黃色或黃棕色,具縱皺紋及橫向突起的皮孔樣疤痕。質硬,易折斷,折斷面黃灰色,顆粒性。有特殊香氣,味微苦澀。
【臨床應用】:煎湯內服,用量10~15克;外用適量,搗敷,磨汁涂,或煎水洗。用治大便燥結、淋濁、黃疸、吐血、腸風、功能性子官出血、疥癬、癰腫、跌打損傷等。
【化學成分】:本品主要含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甲醚、大黃酚、酸模素等成分。
【配伍藥方】:①治大便卒澀結不通:羊蹄根(銼)30克。以水一大盞,煎取六分,去滓,溫頓服之。(《圣惠方》) ②治產后風秘:羊蹄根銼研,絞取二三匙,水半盞,煎一二沸。溫服。(《本草衍義》) ③治濕熱黃疸:羊蹄根15克,五加皮15克。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④治頭風白屑:羊蹄根曝干,搗羅為末。以羊膽汁調,揩涂頭上。(《圣惠方》) ⑤治跌打損傷:鮮羊蹄根適量,搗爛,用酒炒熱。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⑥治熱郁吐血:羊蹄根和麥門冬煎湯飲,或熬膏、煉蜜收,白湯調服數匙。(《本草匯言》) ⑦治腸風下血:羊蹄根(
【藥理研究】:具有止血作用;本品酊劑對多種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急性單核細胞型及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有抑制作用;尚可抑制睪酮-5α-還原酶;并有輕度導瀉 作用。因含有與大黃類似成分,抑菌消炎作用較好,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本品對白血病的療效,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地區用治急性白血病皆有一定療效;此 外,還有抗氧化性。
【藥材性狀】:長圓錐形,長6~18厘米,直徑0.8~1.8厘米,根頭部有莖基殘余及支根痕。根部表面棕黃色或黃棕色,具縱皺紋及橫向突起的皮孔樣疤痕。質硬,易折斷,折斷面黃灰色,顆粒性。有特殊香氣,味微苦澀。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有小毒。歸心經、肝經、大腸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