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十一味,天麻粉碎成細粉,其余鉤藤等十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為相對密度1.30~1.35(80℃)的清膏。取清膏1份,加蔗糖1份,糊精2份,與上述細粉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即得。
【處方】:天麻、鉤藤、石決明、梔子、黃芩、牛膝、杜仲(鹽制)、益母草、桑寄、生首烏、藤茯苓。
【組方分析】:方中天麻、鉤藤為主藥,均人肝經,具有平肝息風之功效。石決明平肝潛陽,除熱明目;牛膝引血下行,直折亢陽,二藥共為臣藥,共助君藥起到平肝息風之功效。方中配黃芩、梔子清熱瀉火,使肝火不致上炎內擾;益母草活血利水,起到平降肝陽的功效;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首烏藤、茯苓可起到寧心安神之功,以上七味共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平肝息風、清熱寧神、補肝益腎、引血下行之功效。
【質量控制】:1.本品為黃棕色至棕色的顆粒;味微苦、微甜?! ?.薄層色譜法鑒別梔子(梔子苷)、黃芩(黃芩苷)和大黃(大黃素)。 3.除應符合顆粒劑有關的各項規定外,本品含醇溶性浸出物不少于20.0%。
【現代研究】:本品具有降壓、抗血小板凝集、鎮痛等作用,并可以預防中風,對內分泌性及原發性高血壓具有降壓作用,還有抗過氧化脂質生成及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其他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