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來源】:錦葵科植物黃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的根。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2米,疏生長硬毛。葉互生,掌狀5~9深裂,裂片線狀長卵圓形或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兩面有長硬毛;葉柄長。花大,單生于葉腋或枝頂;苞片4~5,宿存;花萼5裂;花瓣5,淡黃色,內面基部暗褐色;雄蕊多數,連合成筒包圍花柱;子房上位,5室,柱頭5,紫黑色,匙狀盤形。蒴果長橢圓形,具5棱,密生硬毛,熟時5縱裂。花期6~8月,果期8~10月。
【藥材性狀】:宿根較粗壯,直徑0.5~1厘米,彎曲或扭曲,有時有愈合的傷痕。表面黃棕色或淡灰棕色,較粗糙,可見凸起的根痕;支根圓柱形,順直或稍彎曲,表面淡灰黃色或黃白色,有較順直的細縱皺紋。質柔軟,輕泡,不易折斷,斷面外層纖維性,木部黃白色,有粉塵散出。氣微,味微甘,有粘滑感。
【臨床應用】:用量15~30克;鮮品30~90克,水煎服,外用搗敷或煎水洗。用治小便淋痛、乳汁不通、水腫、癰疽、疔毒、瘰疬、惡瘡、腮腺炎、中耳炎、闌尾炎等。
【化學成分】:【配伍藥方】:【藥理研究】:【藥材性狀】:宿根較粗壯,直徑0.5~1厘米,彎曲或扭曲,有時有愈合的傷痕。表面黃棕色或淡灰棕色,較粗糙,可見凸起的根痕;支根圓柱形,順直或稍彎曲,表面淡灰黃色或黃白色,有較順直的細縱皺紋。質柔軟,輕泡,不易折斷,斷面外層纖維性,木部黃白色,有粉塵散出。氣微,味微甘,有粘滑感。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歸腎經,膀胱經,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