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九月丁香_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_久久综合免费_色屁屁www影院入口免费观看

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找藥材
找藥材
中成藥
找資訊
找醫院
當前位置:首頁 > 找藥材 > 利水滲濕藥
功效作用: 不限 辛溫解表藥 辛涼解表藥 清虛熱藥 清熱解毒藥 清熱瀉火藥 清熱涼血藥 清熱燥濕藥 祛風濕散寒藥 祛風濕清熱藥 祛風濕強筋骨藥 攻下藥 潤下藥 峻下逐水藥 利水消腫藥 利尿通淋藥 利濕退黃藥 收斂止血藥 涼血止血藥 化瘀止血藥 溫經止血藥 活血止痛藥 活血調經藥 活血療傷藥 破血消癥藥 溫化寒痰藥 清化熱痰藥 止咳平喘藥 重鎮安神藥 養心安神藥 平抑肝陽藥 息風止痙藥 補氣藥 補陽藥 補血藥 補陰藥 固表止汗藥 斂肺澀腸藥 固精縮尿止帶藥 涌吐藥 殺蟲止癢藥 拔毒生肌藥 化濕藥 驅蟲藥 消食藥 溫里藥 開竅藥 理氣藥
中藥歸經: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字母排序: 不限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粉萆薢

粉萆薢 fenbixie

中藥名稱:粉萆薢 fenbixie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歸腎經、胃經。
產地分布:生于海拔200~1300米的山腰陡坡、山谷緩坡或水溝邊、陰坡的混交林緣或疏林下。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功效與作用:利濕去濁、祛風除痹。屬利水滲濕藥下屬分類的利尿通淋藥。

價格:¥ 面議

粉萆薢詳情
中藥名稱:粉萆薢 fenbixie
中藥別名:川萆薢、黃萆薢、土黃連、黃姜、赤節、土薯蕷、竹木。
功效作用:利濕去濁、祛風除痹。屬利水滲濕藥下屬分類的利尿通淋藥。
使用禁忌:腎虛陰虧者慎服。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歸腎經、胃經。
采收加工:春、秋均可采挖,挖出后洗凈除去須根,切片曬干。
【英文名】:Dioscoreae Hypoglaucae Rhizoma。

【來源】:

【植物形態】:多年生纏繞草質藤本。根狀莖橫走,粗厚,多細長須根。莖纖細,左旋。單葉互生,紙質,葉片三角狀心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邊緣波狀,葉干后近黑色,下面灰白色。花黃綠色,單性,雌雄異株,雄花為腋生向上的穗狀花序,花單生或2~3朵簇生,花被6裂,雄蕊3,退化雄蕊3,互生,雌花為下垂的穗狀花序,花單生,花被6,柱頭3裂。蒴果近圓形,微被白粉,有3翅,成熟后向上反轉。花期5~8月,果期6~10月。

【藥材性狀】:根莖竹節狀,類圓柱形,有分枝,表面皺縮,常殘留有莖枯萎疤痕及未除盡的細長須根。商品多為不規則的薄片,大小不一,厚約0.5毫米,邊緣不整齊,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黃白色或淡灰棕色,平坦,細膩,有粉性及不規則的黃色筋脈花紋維管束,對光照視,極為顯著。質松,易折斷。氣微,味辛、微苦。

【臨床應用】:用量9~15克,煎湯內服;或入丸、散。用治風濕頑痹、腰膝疼痛、筋脈屈伸不利;膏淋、熱淋、石淋、小便不利;脾胃濕熱下注之尿濁癥;濕熱下注所致帶下、遺精等。

【化學成分】:含薯蕷皂苷元、粉背皂苷A、纖細薯蕷皂苷、原纖細薯蕷皂苷等。薯蕷皂苷元的含量測定方法有:庫侖滴定法、TLC掃描測定法。

【配伍藥方】:①治陰痿失溺:萆薢6克,附子4.5克。合煎湯內服。(《泉州本草》)  ②治真元不足,下焦虛寒,小便白濁,頻數無度,漩面如油,光彩不定,漩腳澄下,旋如膏糊;或小便頻數,雖不白濁,亦能治療:益智仁、粉萆薢、石菖蒲、烏藥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鹽一捻,同煎至七分,溫服,食前。(《楊氏家藏方》萆薜分清飲)  ③治白帶日久,體力衰弱:懷山藥30克,萆薢24克,蓮子9克,水煎,食前溫服。(《陜西中醫驗方選編》)  ④治楊梅瘡,不問新舊潰爛,或筋骨作痛:川萆薢,每次用一兩,以水三盅,煎二盅,去渣,不拘時,

【藥理研究】:藥理研究表明,粉萆薢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可使外周血T細胞百分率增加,具有一定的免疫藥理活性。薯蕷皂能抑制腫瘤細胞白血病L₁₂₁₀,IC₅₀為0.17μg/ml。還有抗真菌作用,對細菌無效。

【藥材性狀】:根莖竹節狀,類圓柱形,有分枝,表面皺縮,常殘留有莖枯萎疤痕及未除盡的細長須根。商品多為不規則的薄片,大小不一,厚約0.5毫米,邊緣不整齊,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黃白色或淡灰棕色,平坦,細膩,有粉性及不規則的黃色筋脈花紋維管束,對光照視,極為顯著。質松,易折斷。氣微,味辛、微苦。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歸腎經、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