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Fructus Tritici Levis
【來源】:【植物形態】: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稈直立,通常6~9節。葉鞘光滑,常較節間為短;葉舌膜質,短小;葉片扁平,長披針形,長15~40厘米,寬8~1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方圓形。穗狀花序直立;長3~10厘米;小穗兩側扁平,長約12毫米,在穗軸上平行排列或近于平行,每小穗具3~9花,僅下部的花結實;穎短,第1穎較第2穎為寬,兩者背面均具有銳利的脊,有時延伸成芒;外稃膜質,微裂成3齒狀,中央的齒常延伸成芒,內稃與外稃等長或略短,脊上具鱗毛狀的窄翼;雄蕊3;子房卵形。穎果長圓形或近卵形,長約6毫米,淺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藥材性狀】:干癟穎果呈長圓形,兩端略尖,長約7毫米,直徑約2.6毫米。表面黃白色,皺縮。有時尚帶有未脫凈的外稃與內稃。腹面有一深陷的縱溝,頂端鈍形,帶有淺黃棕色柔毛,另一端成斜尖形,有臍。質硬而脆,易斷,斷面白色,粉性差。無臭,味淡。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用量15~30克,或研末;止汗,宜微炒用。主治陰虛發熱、盜汗、自汗。
【化學成分】:主要含淀粉、蛋白質、糖類等成分。
【配伍藥方】:①治盜汗及虛汗不止:浮小麥不以多少。文武火炒令焦,為細末,每服6克,米飲湯調下,頻服為佳。(《衛生寶鑒》獨圣散) ②治盜汗:用浮小麥一抄。煎湯。調防風末6克服。(《衛生易簡方》) ③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麥加童便炒為末,砂糖煎水調服。(《奇方類編》) ④治臟躁癥:浮小麥30克,甘草15克,大棗10枚。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藥理研究】:【藥材性狀】:干癟穎果呈長圓形,兩端略尖,長約7毫米,直徑約2.6毫米。表面黃白色,皺縮。有時尚帶有未脫凈的外稃與內稃。腹面有一深陷的縱溝,頂端鈍形,帶有淺黃棕色柔毛,另一端成斜尖形,有臍。質硬而脆,易斷,斷面白色,粉性差。無臭,味淡。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歸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