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Herba Capsellae Bursa-Pastoris
【來源】:【植物形態】: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莖直立,有分枝,稍有分枝毛或單毛。基生葉叢生,呈蓮座狀,具長葉柄達5~40毫米;葉片大頭羽狀分裂,長可達12厘米,寬可達2.5厘米,頂生裂片較大,卵形至長卵形,長5~30毫米,側生者寬2~20毫米,裂片3~8對,較小,狹長,呈圓形至卵形,先端漸尖,淺裂或具有不規則粗鋸齒;莖生葉狹披針形,長1~2厘米,寬2~15毫米,基部箭形抱莖,邊緣有缺刻或鋸齒,兩面有細毛或無毛。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果期延長達20厘米;萼片長圓形;花瓣白色,匙形或卵形,長2~3毫米,有短爪。短角果倒卵狀三角形或倒心狀三角形,長5~8毫米,寬4~7毫米,扁平,無毛,先端稍凹,裂瓣具網脈,花柱長約0.5毫米。種子2行,呈橢圓形,淺褐色。花、果期4~6月。
【藥材性狀】:主根較細,微彎曲,長2~6厘米,直徑1.5~3毫米;表面黃白色,并具須狀分支;質較硬,斷面黃白色。莖纖細,長15~40厘米,表面黃綠色,分支。基生葉常脫落;莖生葉互生,抱莖,灰綠色或黃綠色;葉片皺縮,多破碎,完整葉片濕潤展平后呈披針形,全緣或具不規則鋸齒。莖梢帶有白色小花。短角果,呈扁倒三角形,有細柄,淡黃色。種子細小長橢圓形,長約0.8毫米,淡褐色。氣微,味淡。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15~30克;鮮品60~120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汁點眼。主治吐血,衄血,咯血,尿血,崩漏,目赤疼痛,眼底出血,高血壓病,赤白痢疾,腎炎水腫,乳糜尿。
【化學成分】:本品含草酸、酒石酸、蘋果酸、槲皮素-3-甲醚、香葉木苷等成分。
【配伍藥方】:①治內傷吐血:薺菜30克,蜜棗30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②治崩漏及月經過多:薺菜30克,龍芽草30克。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③治尿血:鮮薺菜125克。水煎,調冬蜜服,或加陳棕炭3g,沖服。(《福建藥物志》) ④治肺熱咳嗽:薺菜全草用雞蛋煮吃。(《滇南本草》) ⑤治高血壓:薺菜、夏枯草各60克。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⑥治風濕性心臟病:薺菜60克,鮮苦竹葉20個(去尖)。水煎代茶飲,每日1劑,連服數月。(《青島中草藥手冊》)
【藥理研究】:能興奮子宮,縮短凝血時間,降低血壓,抑制腫瘤生長。尚能延長環己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解熱、收縮小腸平滑肌等作用。
【藥材性狀】:主根較細,微彎曲,長2~6厘米,直徑1.5~3毫米;表面黃白色,并具須狀分支;質較硬,斷面黃白色。莖纖細,長15~40厘米,表面黃綠色,分支。基生葉常脫落;莖生葉互生,抱莖,灰綠色或黃綠色;葉片皺縮,多破碎,完整葉片濕潤展平后呈披針形,全緣或具不規則鋸齒。莖梢帶有白色小花。短角果,呈扁倒三角形,有細柄,淡黃色。種子細小長橢圓形,長約0.8毫米,淡褐色。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淡。歸肝經、脾經、膀胱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