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Aristolochiae Herba
【來源】:【植物形態】:多年生纏繞或匍匐草本。有香氣。根圓柱形,外皮黃褐色。莖扭曲,有棱。葉互生,三角狀心形至闊卵狀心形,先端短銳尖或鈍,基部心形,基出脈5~7條,下面略帶灰白色。花3~10朵,簇生于葉腋;花梗細長;花被紫色,斜喇叭狀,基部膨大呈球狀;雄蕊6,貼生于肉質花柱上;子房下位,花柱6,愈合成柱體,柱頭短。蒴果倒廣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下垂,熟時裂成6瓣。種子扁平,有翅。花期7~8月,果期9月。
【藥材性狀】:莖細長圓柱形,略扭曲,直徑1~3毫米;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褐色,有縱棱及節;質脆,易折斷,斷面有數個大小不等的維管束。葉多皺縮,破碎,暗綠色或淡黃褐色,基生脈明顯,葉柄細長。氣清香,味淡。
【臨床應用】:用量4.5~9克,水煎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治療脘腹刺痛、關節痹痛、妊娠水腫。
【化學成分】:含木蘭堿、輪環藤酚堿、馬兜鈴酸、β-谷固醇。
【配伍藥方】:①治疝氣作痛:天仙藤30克,好酒一碗,煮至半碗服之。(《孫天仁集效方》) ②治風濕性關節炎:天仙藤、威靈仙、海桐皮各9克。水煎服。(《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③治毒蛇咬傷,痔瘡腫痛:天仙藤鮮品搗爛,敷患處。(《東北常用中藥手冊》) ④治乳腺炎:鮮天仙藤適量,揉軟外敷,每日換藥1次。(《江西草藥》) ⑤治赤流丹腫:天仙藤30克,焙干為末,乳香(研)3克。上每3克,溫酒下。(《證治準繩》乳香散)
【藥理研究】:本品有降血壓作用。
【藥材性狀】:莖細長圓柱形,略扭曲,直徑1~3毫米;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褐色,有縱棱及節;質脆,易折斷,斷面有數個大小不等的維管束。葉多皺縮,破碎,暗綠色或淡黃褐色,基生脈明顯,葉柄細長。氣清香,味淡。
【性味歸經】:性溫,味苦。歸肝經、脾經、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