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00克粉末用煉蜜10~25克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70~100克,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處方】:蛤蚧11克、瓜蔞皮50克、紫菀75克、麻黃45克、鱉甲(醋制)50克、黃芩50克、甘草50克、麥冬50克、黃連30克、百合75克、紫蘇子(炒)25克、石膏25克、苦杏仁(炒)50克、石膏(煅)25克。
【組方分析】:方中蛤蚧補肺益腎,納氣平喘;紫菀潤肺下氣,止咳平喘,二藥為君,補肺益腎,祛痰止咳平喘。輔以鱉甲滋陰潛陽,清虛熱;麥冬、百合養(yǎng)陰清肺,清心除煩。佐以麻黃宣肺解表平喘;瓜蔞、石膏清熱潤肺,理氣化痰止咳;蘇子、杏仁降氣止咳平喘;黃芩、黃連清熱燥濕止咳;少佐煅石膏清熱收濕。使以甘草和中,緩急止咳,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滋陰清肺、止咳平喘之功。
【質(zhì)量控制】:1.本品為棕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味苦、甜。 2.顯微鑒別麻黃、黃芩、麥冬、黃連。薄層色譜法鑒別黃連、黃芩(黃芩苷)、麻黃(麻黃堿)。 3.除符合丸劑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外,按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含黃芩以黃芩苷(C21H18O11)計,水蜜丸每1克不得少于3.0毫克,小蜜丸每1克不得少于3.3毫克,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30.0毫克。
【現(xiàn)代研究】:主要有鎮(zhèn)咳、祛痰、平喘、抗炎、抗菌、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其他制劑】:蛤蚧定喘膠囊(《新藥轉(zhuǎn)正標(biāo)準(zhǔn)》第13冊) 每粒裝0.5克。口服。一每次3粒,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