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三味,附子、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干姜用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油,另器保存,姜渣再加水煎煮1小時,煎液與蒸餾后的水溶液合并,濾過,再與附子、甘草的煎液合并,濃縮至約400毫升,放冷,加乙醇1200毫升,攪勻,靜置24小時,濾過,減壓濃縮成稠膏狀,加水適量稀釋,冷藏24小時,濾過,加單糖漿300毫升、防腐劑適量與上述揮發油,加水至1000毫升,攪勻,灌封,滅菌,即得。
【處方】:附子(制)300克、干姜200克、炙甘草300克。
【組方分析】:本方所治為寒邪深入少陰所致的陰寒內盛、陽氣衰微之證,又稱陽虛寒厥證。方中以附子溫壯命火,破陰逐寒,通行十二經脈,速達內外以回陽救逆,為君藥。干姜溫中祛寒,助附子回陽救逆,為臣藥。炙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并緩姜、附燥烈辛散之性,以破陰復陽,而無暴散之慮,為佐使之用。藥雖三味,配伍得當,力專效宏,速收回陽救逆之效,故名“四逆湯”。
【質量控制】:1.本品為棕黃色的液體;氣香,味甜、辛。 2.薄層色譜法鑒別甘草、干姜?! ?.薄層色譜法進行烏頭堿限量檢查。 4.除應符合合劑有關的各項規定外,按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每1ml含甘草以甘草酸(C42H62016)計,不得少于0.50毫克。
【現代研究】:藥理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氧化、抗動脈粥樣硬化、抗心肌缺血及抗缺氧、增強免疫功能、強心升壓等作用。此外,對內毒素導致的大鼠腸系膜微循環障礙有改善作用。本方對原發性小腸缺血損傷的腸系膜上動脈閉塞性休克和繼發性小腸缺血損傷的晚期失血性休克的家兔有治療作用。
【其他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