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克粉末加煉蜜110~130克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處方】:艾葉(炭)120克、香附(醋制)240克、吳茱萸(制)80克、肉桂20克、當歸120克、川芎80克、白芍(酒炒)80克、地黃40克、炙黃芪80克、續斷60克。
【組方分析】:方中以香附疏肝解郁,調經止痛;艾葉溫經暖宮,散寒止痛,為主藥。輔以肉桂、吳茱萸助艾、附溫經散寒,暖宮止痛;當歸、白芍、地黃、川芎養血調經。佐以黃芪補氣健脾,以資氣血生化之源,使氣旺血生,氣旺血行;續斷補肝腎,通血脈。諸藥相合,共奏理氣養血,暖官調經之功。
【質量控制】:1.本品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味甘而后苦、辛。 2.顯微鑒別艾葉、香附、肉桂、川芎、地黃、黃芪、當歸、白芍。薄層色譜法鑒別香附(a-香附酮)、白芍(芍藥苷)、黃芪(黃芪甲苷)、吳茱萸。 3.除應符合丸劑有關的各項規定外,按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含白芍以芍藥苷(C23H28O11)計,小蜜丸每1克不得少有0.45毫克,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4.0毫克。
【現代研究】:本藥能顯著延長小鼠在冷水中的游泳時間,提示其有對抗虛寒、補益強壯的功能;對大鼠實驗性血瘀模型血液流變學多項指標有明顯的改善,且對小鼠有一定的鎮痛作用;能使失血小鼠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恢復,具有較強的補血作用。
【其他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