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Herba Solani Nigri。
【來源】:【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根圓錐形,淡黃色。莖直立,葉互生,葉片卵形或近菱形,先端漸尖或鈍尖,基部寬楔形,下延至葉柄,全緣或有疏波狀齒,無毛或被疏毛。傘形聚傘花序腋生,花冠白色,鐘形,5裂,雄蕊5,花藥頂端2孔開裂,子房2室,花柱長。漿果球形,熟時紫黑色,基部有宿萼。花期6~7月。
【藥材性狀】:莖呈圓柱形,多分枝,長20~60厘米或過之,直徑0.2~1厘米,綠色或黃綠色,有槽狀縱皺;質脆而硬,斷面黃白色,中空。葉卷縮或破碎,完整者卵形,長2.5~10厘米,寬1.5~5.5厘米,暗綠色,兩面光滑或疏被短柔毛。聚傘花序蝎尾狀,腋外生,有花4~10朵,但多已脫落;花萼杯狀,棕褐色;花冠棕黃色。漿果球形,直徑約6~8毫米,成熟時棕黑色,皺縮。種子多數,棕色。氣微,味淡。
【臨床應用】:煎湯內服,用量9~30克,外用適量,搗敷。用治熱毒癰腫疔癤、小便不利、血熱吐血、崩漏及多種癌癥,如子宮頸癌、食管癌、膀胱癌、鼻咽癌、肝癌等。
【化學成分】:龍葵地上部分含生物堿類:澳洲茄堿,澳洲茄邊堿,β-澳洲茄邊堿。橙色果實中含α-胡蘿止素,果實中還含有植物凝集素,又含生物堿類、皂苷類。全草另含甾體皂苷:龍葵素Ⅰ和Ⅱ,還含:α-澳洲茄邊堿,去半乳糖替告皂苷等。種子油中含有膽甾醇。根莖含龍葵皂苷A、B,龍葵螺苷A、B。葉中含黃酮苷類。此外,還含有水溶性多糖SNL-1、SNL-2、SNL-3、SNL-4、23-0-乙酰基-12β-羥基澳洲茄胺。
【配伍藥方】:①治一切發(fā)背癰疽惡瘡:用蝦蟆一個,同老鴉眼睛藤葉搗敷。(《綱目》引《袖珍方》) ②治毒蛇咬傷:龍葵、六月雪鮮葉各30克。搗爛取汁內服,藥渣外敷,連用2天。(《全國中草藥匯編》) ③治跌打扭筋腫痛:鮮龍葵葉1握,連須蔥白7個。切碎,加酒釀糟適量,同搗爛敷患處,每日換1~2次。(《江西民間草藥》) ④治疔腫:老鴉眼睛草,擂碎,酒服。(《普濟方》) ⑤治急性腎炎,浮腫,小便少:鮮龍葵、鮮芫花各15克,木通6克。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 ⑥治吐血不止:人參一分,天茄子苗半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二
【藥理研究】: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痢疾、傷寒、大腸、綠膿、變形等桿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提取物對動物有抗炎作用,所含澳洲茄堿、龍葵堿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對平滑肌有興奮作用;果有鎮(zhèn)咳、祛痰作用。龍葵所含生物堿毒性較大,其未成熟果實中含量最多,誤食未成熟果實可致中毒。中毒時可出現:頭痛、腹痛、嘔吐、腹瀉、瞳孔散大、心跳先快后慢、精神錯亂,甚至昏迷。中毒時可即給予濃茶水洗胃,以后按發(fā)芽馬鈴薯中毒搶救辦法給予對癥處理。
【藥材性狀】:莖呈圓柱形,多分枝,長20~60厘米或過之,直徑0.2~1厘米,綠色或黃綠色,有槽狀縱皺;質脆而硬,斷面黃白色,中空。葉卷縮或破碎,完整者卵形,長2.5~10厘米,寬1.5~5.5厘米,暗綠色,兩面光滑或疏被短柔毛。聚傘花序蝎尾狀,腋外生,有花4~10朵,但多已脫落;花萼杯狀,棕褐色;花冠棕黃色。漿果球形,直徑約6~8毫米,成熟時棕黑色,皺縮。種子多數,棕色。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有小毒。歸膀胱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