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九月丁香_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_久久综合免费_色屁屁www影院入口免费观看

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找藥材
找藥材
中成藥
找資訊
找醫院
當前位置:首頁 > 找藥材 > 補虛藥
功效作用: 不限 辛溫解表藥 辛涼解表藥 清虛熱藥 清熱解毒藥 清熱瀉火藥 清熱涼血藥 清熱燥濕藥 祛風濕散寒藥 祛風濕清熱藥 祛風濕強筋骨藥 攻下藥 潤下藥 峻下逐水藥 利水消腫藥 利尿通淋藥 利濕退黃藥 收斂止血藥 涼血止血藥 化瘀止血藥 溫經止血藥 活血止痛藥 活血調經藥 活血療傷藥 破血消癥藥 溫化寒痰藥 清化熱痰藥 止咳平喘藥 重鎮安神藥 養心安神藥 平抑肝陽藥 息風止痙藥 補氣藥 補陽藥 補血藥 補陰藥 固表止汗藥 斂肺澀腸藥 固精縮尿止帶藥 涌吐藥 殺蟲止癢藥 拔毒生肌藥 化濕藥 驅蟲藥 消食藥 溫里藥 開竅藥 理氣藥
中藥歸經: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字母排序: 不限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紅參

紅參 hongshen

中藥名稱:紅參 hongshen
性味歸經:性溫,味甘、微苦。歸脾經、肺經、心經、腎經。
產地分布:產于黑龍江、吉林、遼寧。以吉林撫松、集安、長白、靖宇,遼寧桓仁,寬甸、新賓、清原,黑龍江依蘭、寧這為道地。
功效與作用: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氣藥。

價格:¥ 面議

紅參詳情
中藥名稱:紅參 hongshen
中藥別名:熟人參。
功效作用: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氣藥。
使用禁忌:不宜與藜蘆、五靈脂同用。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在服用前,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紅參也不適宜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會導致早熟。
性味歸經:性溫,味甘、微苦。歸脾經、肺經、心經、腎經。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洗凈,蒸制后干燥。
【英文名】:Red Ginseng

【來源】: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達60厘米。主要粗壯,肉質,圓柱形或紡錘形,外皮淡黃色,下端常分叉,頂端有根莖。莖單一,直立。掌狀復葉輪生莖端,通常一年生者(指播種第二年)生1復葉,由3小葉組成,二年生者亦生一復葉,由5小葉組成,三年生者生2復葉,四年生者生3復葉,五年以上者生4~6復葉,葉柄長6~13厘米,中央一片小葉最大,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8~12厘米,寬3~5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楔形下延,邊緣有細鋸齒,上面脈上有稀剛毛。傘形花序頂生,總花梗由莖頂葉柄中央抽出,有小花4~40余朵。核果漿果狀,扁球形,熟時鮮紅色,內含種子2粒。花期6~7月,果期7~9月。

【藥材性狀】:主根呈紡錘形、圓柱形或扁方柱形,長3~10厘米,直徑1~2厘米。表面半透明,紅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黃褐色斑塊,具縱溝、皺紋及細根條扭曲交叉的支根,并帶彎曲的須根或僅具須根殘跡。根莖(蘆頭)長度為1~2厘米,上有數個凹窩狀莖痕(蘆碗),有的帶1~2條完整或折斷的不定根(艼)。質硬而脆,斷面平坦,角質樣。氣微香而特異,味甘、微苦。

【臨床應用】:用量3~9克,另煎兌服。多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

【化學成分】:紅參的化學成分以皂苷和揮發油為主,另外還有脂肪酸,氨基酸,甾醇,黃酮類化合物等

【配伍藥方】:①身體虛弱、陽病、耳鳴、目花等癥:枸杞子80克,熟地黃60克,紅參15克,首烏50克,茯苓20克,白酒1000毫升。將前5味共研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日振搖1次,浸泡14天后,即可取用。酒盡添酒,味薄即止。口服。每次服20毫升,日服2次。(《臨床驗方集》)

【藥理研究】:紅參能調節神經、心血管及內分泌系統,促進機體物質代謝及蛋白質和RNA、DNA的合成。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興奮作用,而大量時反而有抑制作用。能加強動物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并能增強機體對一切非特異性刺激的適應能力,能減少疲勞感(紅參的根、莖、葉均能延長小白鼠游泳的持續時間)。

【藥材性狀】:主根呈紡錘形、圓柱形或扁方柱形,長3~10厘米,直徑1~2厘米。表面半透明,紅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黃褐色斑塊,具縱溝、皺紋及細根條扭曲交叉的支根,并帶彎曲的須根或僅具須根殘跡。根莖(蘆頭)長度為1~2厘米,上有數個凹窩狀莖痕(蘆碗),有的帶1~2條完整或折斷的不定根(艼)。質硬而脆,斷面平坦,角質樣。氣微香而特異,味甘、微苦。

【性味歸經】:性溫,味甘、微苦。歸脾經、肺經、心經、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