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Polygonati Odorati Rhizoma。
【來源】:【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圓柱形略扁,肉質,淡黃白色,有結節,密生多數須根。莖單一,向一邊傾斜。葉互生,橢圓形至卵狀長圓形,葉背有白粉,平滑或脈上有乳突;葉柄短或幾無柄。花1~4朵腋生,于一側下垂;花被管狀,黃綠色至白色,頂端6裂;雄蕊6枚,花絲絲狀,近平滑至具乳頭狀突起;子房上位,3室。漿果球形,成熟時藍黑色,具種子7~9粒。花期5~6月,果期7~9月。
【藥材性狀】:長圓柱形,略扁,少有分枝。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具縱皺紋及微隆起的環節,有白色圓點狀的須根痕及圓盤狀莖痕。質硬而脆或稍軟,易折斷,斷面角質樣或顯顆粒性。氣微,味甘,嚼之發粘。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煎服、熬膏、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熬膏涂。用治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干口渴、內熱消渴。
【化學成分】:主含甾體皂苷,多為甾體螺旋皂苷和五環甾醇的糖苷。并含多糖、黃酮及其糖苷以及多種蒽醌類化合物。甾體皂苷有黃精螺甾醇、黃精螺甾醇苷、黃精呋甾醇苷等;多糖為玉竹多糖;黃酮及其糖苷有槲皮苷、山柰酚及其葡萄糖苷等;此外,尚含氨基酸、牡荊素、α-蓽澄茄油烯、異丙基肉豆蔻酸酯和多種微量元素。
【配伍藥方】:①治肺熱咳嗽:玉竹12克,杏仁9克,石膏9克,麥冬9克,甘草6克。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②治虛咳:玉竹12克,百合9克。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③治發熱口干,小便澀:玉竹150克。煮汁飲之。(《外臺》) ④治胃熱口干,便秘:玉竹15克,麥冬9克,沙參9克,生石膏15克。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⑤治糖尿病:玉竹、生地黃、枸杞各500克,加水1.5k克,熬成膏。每服1匙,日3次。(《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藥理研究】:煎劑或酊劑,小劑量使離體蛙心收縮增強,大劑量使心跳減弱甚至停跳。煎劑(20%)使蛙后肢血管灌流的血管收縮。給大鼠灌服浸劑,對腎上腺素、葡萄糖及四 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均有抑制作用,甲醇提取物中水溶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對鏈脲霉素高血糖小鼠有明顯抑制作用。此外,還具有增強免疫功能。
【藥材性狀】:長圓柱形,略扁,少有分枝。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具縱皺紋及微隆起的環節,有白色圓點狀的須根痕及圓盤狀莖痕。質硬而脆或稍軟,易折斷,斷面角質樣或顯顆粒性。氣微,味甘,嚼之發粘。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甘。歸肺經、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