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Fructus Crataegi Cuneatae。
【來源】:薔薇科植物湖北山楂Crataegus hupehensis Sarg.的果實。
【植物形態】:喬木或灌木,高3~5米。小枝紫褐色,無毛,有刺。葉三角狀卵形至卵形,長4~9厘米,寬4~7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圓鈍重鋸齒,上半部有2~4對淺裂片,無毛或僅下面脈腋有髯毛;葉柄長3.5~5厘米,無毛。傘房花序,總花梗和花梗均無毛;花白色,直徑約1厘米,萼筒鐘狀,外面無毛,裂片三角狀卵形,全緣;花瓣卵形。梨果近球形,直徑2.5厘米,深紅色,有斑點,萼片宿存,小核5枚。花期5~7月,果期8~10月。
【藥材性狀】:果實近球形,直徑2.5厘米,多橫切成兩瓣。表面深紅色,頂端有圓形凹窩,基部有短果梗或柄痕;果肉薄,果皮常皺縮,種子5枚,土黃色,內面兩側平滑。質堅硬。氣微弱,味微澀。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用于肉食積滯,小兒乳積,脘腹脹痛,痢疾,泄瀉,痛經,產后瘀血腹痛,疝氣,高血脂癥。藥理作用表明,對心血管系統有降壓、增加冠脈流量、降血脂等作用。此外,尚有抗菌消炎等作用。
【化學成分】:【配伍藥方】:【藥理研究】:【藥材性狀】:果實近球形,直徑2.5厘米,多橫切成兩瓣。表面深紅色,頂端有圓形凹窩,基部有短果梗或柄痕;果肉薄,果皮常皺縮,種子5枚,土黃色,內面兩側平滑。質堅硬。氣微弱,味微澀。
【性味歸經】:性微溫,味酸、甘。歸脾經、胃經、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