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Pericarpium Lagenariae
【來源】:【植物形態】:1.葫蘆: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具溝紋,被黏質長柔毛,老后漸脫落。葉柄纖細,長16~20厘米,被毛;葉片卵狀心形或腎狀卵形,長、寬10~35厘米,不分裂或3~5裂,具5~7掌狀脈,先端銳尖,邊緣有不規則的齒,基部心形。卷須纖細,初時有微柔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單生。雄花:花梗細,比葉柄稍長,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狀,長約2厘米,裂片披針形,長5毫米,花冠白色,裂片皺被狀,長3~4厘米,寬2~3厘米,先端微缺而頂端有小尖頭,5脈;雄蕊3,花絲長3~4毫米,花藥長8~10毫米,長圓形、藥室折曲。雌花花梗比葉柄稍短或近等長;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長2~3毫米;子房中間縊縮,密生黏質長柔毛,花柱粗短,柱頭3,膨大,2裂。果實初為綠色,后變白色至帶黃色,成熟后果皮變木質。種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先端截形或2齒裂,稀圓,長約20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藥材性狀】:外形大小變化較大,因不同變種和品種而異,有呈啞鈴狀,有的呈扁球形、棒狀或杓狀。
【臨床應用】:煎湯內服,用量9~30克;或煅存性研末。主治水腫,腹水,黃疸,淋病,癰腫。
【化學成分】:本品主要含22-脫氧葫蘆苦素D、22-脫氧異葫蘆苦素D,以及蛋白質、氨基酸等成分。
【配伍藥方】:①治水腫:葫蘆1個,赤小豆30克。水煎,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②治腎炎:葫蘆1個,枸杞、黨參、黃芪各9克。水煎,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③治腳氣浮腫:葫蘆30克,鯽魚60~120克。煮食。(《湖南藥物志》) ④治高血壓,煩熱口渴,肝炎黃疸,尿路結石:鮮葫蘆搗爛絞汁。以蜂蜜調服,每服半杯至1杯,每日2次。或煮水服亦可。(《食物中藥與便方》)
【藥理研究】:抑制胰蛋白酶。
【藥材性狀】:外形大小變化較大,因不同變種和品種而異,有呈啞鈴狀,有的呈扁球形、棒狀或杓狀。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淡。歸肺經、脾經、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