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Sinopodophmlli Fructus。
【來源】:小檗科植物桃兒七Podophyllum hexandrum Royle的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50~60厘米。根莖粗壯,節上著生多數淡褐色或紅褐色馬尾狀根,長可達15厘米。莖直立,單一,有縱向條紋,基部有2~4個膜質鞘。葉2~3枚,生于莖頂,有長柄,似莖的分枝;葉近圓形,3~5深裂,幾裂至基部,裂片常再次分裂至中部;基部心形,邊緣有疏鋸齒。花單生,先葉開放;著生于葉柄的交叉處或稍上方,花梗長達5厘米;萼片6,早落;花瓣6,倒卵狀長圓形,淡粉紅色,2輪,外輪花瓣較大,先端圓,基部漸狹,邊緣波狀;雄蕊6枚,花藥長圓形,花絲基部加寬;子房近圓形,幾無花柱,柱頭盾狀。漿果卵圓形,下垂,熟時紅色。種子多數,黑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藥材性狀】:果實呈橢圓形或近圓形,多壓扁,長3~5.5厘米,直徑2~4厘米。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皺縮,有的可見露出的種子。頂端稍尖,果梗黃棕色,多脫落。果皮與果肉粘連成薄片,易碎,內具多數種子。種子近卵形,長約4毫米;表面紅紫色,具細皺紋,一端有小突起;質硬;種仁白色,富油性。氣微,味酸甜、澀;種子味苦。
【臨床應用】:用量3~9克,多入丸散服。用于血瘀經閉,難產,死胎、胎盤不下。
【化學成分】:【配伍藥方】:【藥理研究】:【藥材性狀】:果實呈橢圓形或近圓形,多壓扁,長3~5.5厘米,直徑2~4厘米。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皺縮,有的可見露出的種子。頂端稍尖,果梗黃棕色,多脫落。果皮與果肉粘連成薄片,易碎,內具多數種子。種子近卵形,長約4毫米;表面紅紫色,具細皺紋,一端有小突起;質硬;種仁白色,富油性。氣微,味酸甜、澀;種子味苦。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歸經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