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Radix Wikstroemiae Indicae
【來源】:【植物形態】:半常綠小灌木,高達1米。全株平滑無毛。莖直立,多分枝,幼枝紅褐色。根皮和莖皮富含綿狀纖維,不易折斷。葉對生,幾無柄;葉片倒卵形至長橢圓形,長2~5厘米,寬0.8~1.5厘米,先端鈍或短尖,全緣,基部楔形,側脈多數,極纖細,干時褐色。花黃綠色,數花簇生于枝頂,排成聚傘狀傘形花序或呈近無柄的頭狀花序;花兩性,無苞片,花被管狀,先端4裂,無毛;雄蕊8,成上下兩輪著生花被管內,花絲短,花藥橢圓形;子房倒卵形或長橢圓形,具圓頭狀柱頭。核果卵形或橢圓形,熟時鮮紅色。花果期夏、秋季。
【藥材性狀】:根圓柱形或有分枝,長達40厘米,直徑0.5~3厘米。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具不規則縱皺紋和橫向皮孔及稍突起的支根痕。質堅韌,斷面皮部厚1.5~4毫米,類白色,易與木部分離,有眾多綿毛狀纖維;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氣微,味微苦,久嚼有持久的灼熱不適感。以條粗、皮厚者為佳。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宜久煎4小時以上),10~15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用治肺炎,支氣管炎,腮腺炎,咽喉炎,淋巴結炎,乳腺炎,癰疽腫毒,風濕性關節炎,水腫臌脹,麻風,閉經,跌打損傷。
【化學成分】:本品根、根皮中含小麥黃素、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β-谷固醇、了哥王多糖體-1、西瑞香素、芫花素、南蕘苷、右旋的牛蒡苷元、穗羅漢松脂酚、松脂酚、南蕘酚(右旋的去甲絡石苷元)、南蕘素等。
【配伍藥方】:①治肺炎、支氣管炎、扁桃體炎:了哥王根白皮6克,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痄腮:了哥王根120克,土銀花120克,石蟾蜍500克,潺稿根500克(用二皮)。共為末。臨用水調敷忠處。(《嶺南草藥志》) ③治瘰疬初起:了哥王鮮根、山芝麻各10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④治乳腺炎:了哥王根二層皮、毛莨根、糯米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待皮膚有灼熱感即取去。(《福建藥物志》) ⑤治瘡瘍成膿未潰:了哥王根皮適量。搗爛,敷瘡四周,留孔排膿。(《廣西中草藥》) ⑥治跌打損傷:了哥王根30克,烏桕
【藥理研究】:具有引產、抗腫瘤作用;有利尿,抑菌等作用。莖皮水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有抑制作用。
【藥材性狀】:根圓柱形或有分枝,長達40厘米,直徑0.5~3厘米。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具不規則縱皺紋和橫向皮孔及稍突起的支根痕。質堅韌,斷面皮部厚1.5~4毫米,類白色,易與木部分離,有眾多綿毛狀纖維;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氣微,味微苦,久嚼有持久的灼熱不適感。以條粗、皮厚者為佳。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辛,有毒。歸肺經、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