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Gossampini Flos。
【來源】:【植物形態】:大喬木。干和枝有短而大的圓錐形刺。掌狀復葉,小葉5~7,具柄,薄革質,矩圓形至橢圓狀矩圓形,先端漸尖,基部闊或漸狹,全緣,兩面均無毛。花大,紅色,聚生于枝的近頂端;萼厚革質,內被絲毛,呈闊而鈍的裂片;花瓣5,肉質,兩面多少被星狀柔毛;雄蕊管短,多列;子房5室,胚珠多數。蒴果大,木質,果瓣內有綿毛;種子多數。
【藥材性狀】:多皺縮。花萼杯狀,頂端3~5裂,厚革質而脆。外表棕黑色,具不規則縱皺,內面被灰黃色短茸毛。花瓣5片,分離,皺縮或破碎,外面棕黃色或深棕色,具縱紋,被星狀毛,內面紅棕色,被少數星狀毛。雄蕊多數,花絲扭曲,具粗縱紋,花藥大部脫落。味淡、微甘。
【臨床應用】:用量6~9克,煎服,或研末服。用治大腸濕熱所致的泄瀉、痢疾、血崩、瘡毒、金創出血。
【化學成分】:含鞣質、木棉膠及微量元素等。另乙醇提取物、肉豆寇酸、十六烷酸、十六烷酸乙酯、油酸乙酯等成分。
【配伍藥方】:①治濕熱腹瀉,痢疾:木棉花15克,鳳尾草30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1982年) ②治細菌性痢疾,急慢性胃腸炎:鮮木棉花60克。水煎,沖冬蜜服。(《福建藥物志》) ③治暑天汗出煩熱:木棉花適量,開水泡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④治咯血,嘔血:木棉花14朵,嘔血加豬瘦肉,咯血加冰糖同燉服。(《福建藥物志》)
【藥理研究】:具抗炎、保肝作用。
【藥材性狀】:多皺縮。花萼杯狀,頂端3~5裂,厚革質而脆。外表棕黑色,具不規則縱皺,內面被灰黃色短茸毛。花瓣5片,分離,皺縮或破碎,外面棕黃色或深棕色,具縱紋,被星狀毛,內面紅棕色,被少數星狀毛。雄蕊多數,花絲扭曲,具粗縱紋,花藥大部脫落。味淡、微甘。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淡。歸大腸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