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Cnidii Fructus。
【來源】:【植物形態】:一年生草本,高達80厘米。莖直立,中空,多分枝,表面具棱,幼莖臥地似蛇狀,隨生長而立起。2~3回羽狀復葉,基生葉有長柄,基部膨大呈葉鞘而抱莖。復傘形花序頂生和腋生;總苞片8~10,小總苞片9~10,線形,邊緣有細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凹而有向內折的狹窄小舌,無毛;雄蕊5枚,花絲長達2毫米;子房下位,花柱2枚,長1毫米,花柱基部圓錐形。雙懸果橢圓形略扁,灰黃色或黃褐色,有香氣,成熟后分成兩個,分果具5棱,果棱有窄翅,棱間凹入部有油管1個,接合面有油管2個。花期4~7月,果期6~10月。
【藥材性狀】:雙懸果,橢圓形,長2~4毫米,直徑約2毫米。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頂端有2枚向外彎曲的柱基,基部偶有細梗。分果的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縱棱5條,接合面平坦,有2條棕色略突起的縱棱線。果皮松脆;揉搓易脫落,種子細小,灰棕色,顯油性。氣香,味辛涼,有麻舌感。
【臨床應用】:用量3~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撒、調敷。用治陽痿、宮冷、寒濕帶下、濕痹腰痛,外治外陰濕疹、婦人陰癢、滴蟲性陰道炎。
【化學成分】: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蒎稀、異纈草酸龍腦酯、歐芹酚甲醚、二氫歐山芹醇、佛手柑內酯、蛇床子素、異茴芹素等。另含臺莰烯、異歐前胡素、哥倫比亞內酯、乙酸龍腦酯、檸檬烯,3-谷固醇等成分。
【配伍藥方】:①治陽痿不起:菟絲子、蛇床子、五味子各等分。上三味末之,蜜丸如梧桐子。飲服三十丸,日三。(《千金要方》) ②治婦人陰癢:蛇床子30克,白礬6克。煎湯,頻洗。(《瀕湖集簡方》) ③治耳內濕瘡:蛇床子、黃連各3克,輕粉0.3克。為末。吹之即愈。(《仙拈集》三妙散) ④治牙痛:蛇床子,不拘多少,煎水熱。含嗽之,即止。(《古今醫鑒》漱牙止痛方) ⑤治脫肛:蛇床子、甘草各30克。上為末。熱湯調服3克,日進三服。(《普濟方》蛇床散)
【藥理研究】:抗心律失常;抑制心臟;降血壓;性激素樣作用;抗真菌,殺蟲、滴蟲及殺精;祛痰和平喘;局部麻醉;抗變態反應,抗誘變作用;延緩衰老;影響血漿前列腺胞素和內環核苷酸的代謝;抑制平滑肌收縮;防治骨質疏松;有鎮靜催眠等作用。
【藥材性狀】:雙懸果,橢圓形,長2~4毫米,直徑約2毫米。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頂端有2枚向外彎曲的柱基,基部偶有細梗。分果的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縱棱5條,接合面平坦,有2條棕色略突起的縱棱線。果皮松脆;揉搓易脫落,種子細小,灰棕色,顯油性。氣香,味辛涼,有麻舌感。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苦。歸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