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十八味,將阿膠加熱溶化,肉桂粉碎成細粉,過篩,其余雞血藤等十六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濾過,靜置沉淀,取上清液,濃縮成稠膏,趁熱加入阿膠,攪勻,再與肉桂粉末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混勻,制成顆粒,低溫干燥,壓制成片,包糖衣,即得。
【處方】:雞血藤、阿膠(海蛤粉炒)、崗稔子、益母草、豆豉姜、高良姜、蒼術、黨參、五指毛桃、香附(制)、桑寄生、千斤拔、金櫻子、艾葉(炒)、肉桂、薺菜、白背葉、甘草(炙)。
【組方分析】:方中雞血藤、阿膠、崗稔子補血活血,雞血藤兼有通經活絡的作用,益母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為君藥。豆豉姜、高良姜溫中散寒,蒼術健脾燥濕,黨參健脾益氣,五指毛桃健脾化濕,行氣化痰,使中焦寒祛,脾氣得升,有助于氣血運行,又加入理氣疏肝的香附,使肝胃得和,中焦調暢。香附制后力緩不峻,無傷陰之弊,共為臣藥。桑寄生、千斤拔、金櫻子補益肝腎,艾葉溫下焦之陽而暖胞宮,肉桂溫補元陽,散寒止痛。薺菜、白背葉清熱涼血止血,又可制辛溫大熱之性,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諸藥合奏補血理氣,調經活血,溫陽散寒,健脾化濕,補益肝腎之功。全方先后兼顧,散寒化濕并進,補血之中佐以行氣之品,使氣行血行,脾胃健運,元陽得溫,諸癥自愈。
【質量控制】:【現代研究】:【其他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