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Longan Arillus。
【來源】:【植物形態】:常綠喬木。幼枝被銹色柔毛。雙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2~5對,通常互生,革質,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或鈍,基部偏斜,全緣或波浪形,暗綠色,嫩時褐色,下面通常粉綠色。花兩性,或單性花與兩性花共存;為頂生或腋生的圓錐花序;花小,黃白色,被銹色星狀小柔毛;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花瓣5,匙形,里面有毛;雄蕊通常8;子房2~3室,柱頭2裂。核果球形,外皮黃褐色,粗糙,假種皮白色肉質,內有黑褐色種子l顆。花期3~4月,果期7~9月。
【藥材性狀】:不規則塊片或圓筒塊片,常相互粘結成團,片長1~1.5厘米,寬1~4厘米,厚約1毫米。棕褐色,半透明,外面(靠果皮的一面)皺縮不平,內面(緊貼種子的一面)光亮,有細縱皺紋。質柔潤,有黏性。氣微香,味甚甜。
【臨床應用】:用量10~15克,煎湯內服;或熬膏;或浸酒;或入丸、散。用治心脾虛損之心悸、健忘、泄瀉、水腫等;氣血不足而致失眠、崩漏、經行眩暈;肺陰虧虛、肺失潤降而致干咳、痰少黏白、聲音嘶啞、口干咽燥等。臨床用于滋補、內耳眩暈、消化系統疾病及冠心病等。
【化學成分】:含葡萄糖26.91%,含酒石酸、蔗糖、脂肪、酸類、膽堿等成分。另含多種維生素。
【配伍藥方】:①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仲:白術、茯神(去木)、黃芪(去蘆)、龍眼肉、酸棗仁(炒去殼)各30克,人參、木香(不見火)各15克,甘草(炙)7.5克,上口咀。每服12克,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二枚,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濟生方》歸脾湯) ②大補氣血:自剝好龍眼,盛竹筒式瓷碗內,每肉30克,入白糖3克,素體多火者,再入西洋參片,如糖之數。碗口冪以絲綿一層,日日于飯鍋上蒸之,蒸到百次。凡衰贏老弱,別無痰火便滑之病者,每以開水沖服一匙,大補氣血,力勝參、芪。產婦臨盆,服之尤妙。(《隨息居飲食譜》玉
【藥理研究】:抑菌;鎮靜和健胃;抗疲勞。提取液能抑制小鼠腦(肝)的MAO-B活性,有抗衰老作用;水提液在試管內對奧杜盎氏小芽孢癬菌有抑制作用;水煎液對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藥材性狀】:不規則塊片或圓筒塊片,常相互粘結成團,片長1~1.5厘米,寬1~4厘米,厚約1毫米。棕褐色,半透明,外面(靠果皮的一面)皺縮不平,內面(緊貼種子的一面)光亮,有細縱皺紋。質柔潤,有黏性。氣微香,味甚甜。
【性味歸經】:性溫,味甘。歸心經、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