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六味,取烏梅洗凈,用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0(60℃),備用;其余黃連等五味粉碎成細粉,用上述濃縮液和適量水泛丸,烘干,包炭衣,打光,即得。或將烏梅肉與其余黃連等五味,粉碎成細粉,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處方】:烏梅(或烏梅肉) 黃連 罌粟殼 干姜 木香 延胡索
【組方分析】:方中烏梅酸澀,澀腸止瀉,為君藥。黃連清熱燥濕,厚腸止瀉;罌粟殼澀腸止瀉。二者相伍,清澀并行,以加強君藥的止瀉之功,共為臣藥。干姜溫中散寒和胃,防止黃連苦寒傷中;木香行氣止痛;延胡索活血止痛。三者相伍,溫散并行,氣血同調,共為佐藥。全方配伍,酸、苦、辛并用,酸可收澀止瀉,苦可燥濕止瀉,辛可行氣止痛,調和氣血,共奏調和肝脾,澀腸止痛之功。
【質量控制】:1.本品為包衣濃縮丸或水丸,呈黃褐色(濃縮丸除去包衣);味苦、微辣。 2.薄層色譜法鑒別黃連。 3.應符合丸劑有關的各項規定。
【現代研究】:本品能增強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降低體液免疫功能,使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清1gA、1gG下降,LTR顯著升高。本品對福氏痢疾桿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本品對大黃煎液和蓖麻油所致動物腹瀉模型具有治療作用。本品對冰醋酸致痛劑所致小鼠腹痛扭體反應具有對抗作用。
【其他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