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十四味,荊芥穗、薄荷提取揮發油,并濾取藥液;其余羌活等十二味,用80%乙醇加熱回流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與上述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50℃熱測)的稠膏,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加入植物油及上述揮發油,混勻,制成膠囊,即得。
【處方】:麻黃、桂枝、羌活、荊芥穗、防風、白芷、川芎、石菖蒲、葛根、薄荷、當歸、苦杏仁、黃芩、桔梗。
【組方分析】:本方由14味藥組成。方中麻黃、桂枝發汗解表,祛風散寒,共為主藥。輔以羌活辛溫,氣雄而散,發表力強,主散太陽經風寒之邪;荊芥、防風助麻黃、桂枝疏風散寒,白芷、薄荷加強發表散風之力;川芎辛溫升散,能上行頭目,有祛風止痛之功;石菖蒲辛開苦燥溫通,芳香走竄,可化濕開竅;葛根甘辛性涼,輕揚升散,能解肌退熱。佐以苦杏仁、桔梗宣肅肺氣,當歸活血,黃芩祛寒邪郁而所化之上焦實熱。諸藥合用,共奏疏風散寒、解表清熱之功。
【質量控制】:酸度:取本品1克,加乙醚25毫升,振搖使溶解,濾過,濾液置錐形瓶中,蒸干。另取乙醇與乙醚各25毫升,置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液0.5ml,滴加氫氧化鈉(0.1mol/L)滴定,不得過1.0毫升。
【現代研究】:【其他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