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二十四味,艾葉、稻米、小茴香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與鮮牛乳混合,再將食鹽加入溶化后,浸拌香附,微炒,其余地黃等十八味,與上述香附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克粉末用黃酒50克泛丸,干燥,即得。
【處方】:香附、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白術、砂仁、黃芩、地黃、酸棗仁、天冬、鮮牛乳、小茴香、延胡索、茯苓、甘草、人參、山茱萸、食鹽、阿膠、艾葉、艾葉炭、稻米、益母草。
【組方分析】:肝郁氣滯,氣血運行不暢可致經行腹痛等病癥。“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故方中用香附和肝解郁,疏通氣滯為主,配四物湯(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黃)、阿膠、益母草以補血調經,使其行血而不傷血,延胡索化瘀止痛,使補血而不滯血。人參、茯苓、甘草、白術益氣健脾;陳皮、砂仁、稻米、鮮牛乳和中止嘔;小茴香、艾葉溫經散寒止痛;山茱萸補肝腎,系胎元;酸棗仁,天冬鎮靜安神除煩,佐以黃芩既可清熱除煩,同白術配用又可養血安胎。
【質量控制】:【現代研究】:【其他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