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處方】:龍膽120克、柴胡120克、黃芩60克、梔子(炒)60克、澤瀉120克、木通60克、車前子(鹽炒)60克、當歸(酒炒)60克、地黃120克、炙甘草60克。
【組方分析】:方中龍膽大苦大寒,既能瀉肝膽實火,又能利肝經濕熱,瀉火除濕,放為君藥。黃芩、梔子苦寒瀉火,燥濕清熱,加強君藥瀉火除濕之力,用以為臣。利導下行,給濕熱以出路,從膀胱滲濕,故又用滲濕泄熱之澤瀉、木通、車前子,導濕熱從水道而去;肝乃藏血之臟,若為實火所傷,陰血亦隨之消耗,且方中諸藥以苦燥滲利傷陰之品居多,故周當歸、生地養血滋陰,使邪去而陰血不傷,以上皆為佐藥。用柴胡舒暢肝膽之氣,并能引諸藥歸于肝膽之經;甘草調和諸藥,護胃安中,二藥并兼佐使之用。諸藥相合,共奏清肝膽,利濕熱之功。
【質量控制】:1.本品為暗黃色的水丸;味苦。 2.顯微鑒別柴胡、黃芩、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地黃。薄層色譜法鑒別龍膽(龍膽苦苷)、梔子(梔子苷)。 3.除應符合丸劑有關的各項規定外,按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每1克含龍膽以龍膽苦苷( C16H20O9)計,不得少于0.80毫克。
【現代研究】:【其他制劑】:1.龍膽瀉肝丸(《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 大蜜丸,每丸重6克。口服。一次1~2丸,每日2次。 2.龍膽瀉肝片劑(《部頒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12冊) 每片重0.4克,相當于生藥0.84克。口服。一次4~6片,每日2~3次。 3.龍膽瀉肝沖劑(《部頒標準》中藥成方制劑11冊) 每袋裝6克。開水沖服。一次6克,一日2次。 4.龍膽瀉肝口服液(《新藥轉正標準》第13冊) 每支10毫升。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