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十六味,除麝香、冰片、硝石外,朱砂、雄黃分別水飛成極細(xì)粉,其余廣藿香等十一味粉碎成細(xì)粉。將麝香、冰片研細(xì),與上述粉末配研,再將硝石研細(xì)摻入,過篩,混勻。另取花椒50克,加水煎煮二次。取上述粉末,用花椒煎液泛丸,低溫干燥,即得。
【處方】:廣藿香100克、半夏(制)100克、木香100克、陳皮100克、丁香100克、肉桂100克、蒼術(shù)100克、白術(shù)100克、茯苓100克、朱砂10克、硝石(精制)10克、硼砂6克、雄黃6克、金礞石(煅)4克、麝香3克、冰片3克。
【組方分析】:方中肉桂溫陽散寒;藿香、蒼術(shù)化濕解表,共為君藥。臣以半夏、陳皮、茯苓燥濕化痰,理氣和中;金礞石、硝石、硼砂豁痰解毒。佐以白術(shù)健脾祛濕;丁香、青木香行氣醒脾,芳香開竅;雄黃祛痰解毒,辟穢開竅;麝香、冰片芳香化濁,開竅止痛;朱砂鎮(zhèn)心安神。諸藥合用,以奏溫中散寒,燥濕豁痰,解毒止痛,辟穢開竅之功。
【質(zhì)量控制】:1.本品為棕黃色至棕紅色的水丸;氣芳香,味苦、辛。 2.顯微鑒別廣藿香、半夏、蒼術(shù)、白術(shù)、茯苓、金礞石、陳皮、丁香、朱砂。薄層色譜法鑒別丁香(丁香酚)、肉桂(桂皮醛)。 3.應(yīng)符合丸劑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
【現(xiàn)代研究】:主要具有消炎鎮(zhèn)痛、改善胃腸道功能等作用。
【其他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