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克粉末用煉蜜35~50克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100~120克制成大蜜丸,即得。
【處方】:附子(制)100克、黨參200克、白術(炒)150克、干姜100克、甘草100克;
【組方分析】:本方主治脾胃虛寒證,其病機為中虛有寒,運化升降失常,清濁相干,故擬溫中散寒,補氣健脾為治。方中附子、干姜辛大熱之品,歸脾胃經,溫中祛寒,扶陽抑陰,為君藥。黨參、甘草補中氣,和脾胃,為臣藥。白術苦甘而溫,健脾燥濕,以運中州,正合脾喜燥惡濕之性,為佐藥;炙甘草補脾益氣,并調和諸藥,為使藥。全方溫補并行,以溫熱為主,使寒邪去,陽氣復,脾胃得補而健運有權,故中焦虛寒可除。
【質量控制】:1.本品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或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氣微,味微甜而辛辣。 2.顯微鑒別干姜、黨參、甘草。薄層色譜法鑒別白術。 3.除應符合丸劑有關的各項規定外,采用薄層色譜法對烏頭堿進行限量檢查。
【現代研究】:【其他制劑】:1.附子理中片(《部頒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7冊) 口服。一次6~8片,一日1~3次 2.附子理中丸(濃縮丸)(《部頒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7冊) 口服。一次8~12丸,一日3次。 3.附子理中液(《部頒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20冊) 口服。一次5ml,一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