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Folium Begoniae Fimbristipulae。
【來源】:秋海棠科植物紫背天葵Begoniafiimbristipula Hance.的葉。
【植物形態】:多年生小草本,高4~12厘米。無地上莖,塊莖肉質,球形,直徑約5毫米。基生葉1片,卵狀心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近對稱,邊緣有不規則鋸齒,具緣毛,兩面被伏生粗毛,下面紫紅色;葉柄纖細,被長粗毛或無毛;托葉小,卵狀披針形,流蘇狀撕裂。花單性,雌雄同株,聚傘花序,有花2~4朵;總花梗纖細,長超過葉片;花粉紅色,雄花被片4;雄蕊多數;雌花被片3。蒴果三角形,無毛,有3翅,1翅特大,2翅條形。花期5~8月,果期6~10月。
【藥材性狀】:蜷縮成不規則團塊。完整葉片呈卵形或闊卵形,長2.5~7厘米,寬2~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近對稱,邊緣有不規則重鋸齒和短柔毛,紫紅色至暗紫色,兩面均被疏或密的粗伏毛,脈上被毛較密,掌狀脈7~9條,小脈纖細,明顯。葉柄長2~6厘米,被粗毛。薄紙質。氣濃,味酸,搓之刺鼻,水浸液呈玫瑰紅色。
【臨床應用】:用量6~9克,煎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用治中暑發燒、肺熱咳嗽、咯血、淋巴結核、血瘀腹痛、扭挫傷、骨折、燒燙傷。
【化學成分】:【配伍藥方】:【藥理研究】:【藥材性狀】:蜷縮成不規則團塊。完整葉片呈卵形或闊卵形,長2.5~7厘米,寬2~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近對稱,邊緣有不規則重鋸齒和短柔毛,紫紅色至暗紫色,兩面均被疏或密的粗伏毛,脈上被毛較密,掌狀脈7~9條,小脈纖細,明顯。葉柄長2~6厘米,被粗毛。薄紙質。氣濃,味酸,搓之刺鼻,水浸液呈玫瑰紅色。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淡。歸經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