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六味,取枳殼、香附提取揮發油,揮發油及水提取液備用,藥渣棄去。其余柴胡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并水煎液,并與枳殼、香附的水提液合并,濾過,濾液濃縮為相對密度1.18~1.23 (50°C)的清膏,加蔗糖和糊精適量,制成顆粒,噴人揮發油,混勻,即得。
【處方】:柴胡 延胡索(炙) 枳殼香附(炙) 白芍炙甘草。
【組方分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為君藥。延胡索活血行氣止痛;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二藥相伍,以助君藥養血柔肝,行氣活血止痛,為臣藥。香附芳香走竄,理氣解郁止痛;枳殼理氣寬中,消脹除痞,為佐藥。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相伍,共奏疏肝和胃,行氣止痛之功。
【質量控制】:1.本品為淡棕色至棕黃色顆粒;具特異香氣,味甜、微苦辛。 2.薄層色譜法鑒別白芍(芍藥苷)、延胡索(延胡索乙素)。 3.除應符合顆粒劑有關的各項規定外,按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每袋含白芍以芍藥苷(C23H28011)計,不得少于7.5毫克。
【現代研究】:現代研究表明,本品具有解痙作用,能抑制小腸過度收縮,降低其緊張性;有抗潰瘍、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酸、降低胃蛋白酶活性、鎮痛、抗炎作用。
【其他制劑】:氣滯胃痛片(《部頒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16冊) 每片重0.25克。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