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Chebulae Fructus Immaturus。
【來源】:【植物形態(tài)】:大喬木,高達20~30米。葉互生或近對生,近革質(zhì),橢圓形或卵形,長2~16厘米,寬3~8厘米,兩面近無毛或幼時下面有微毛,葉柄長1.5~3厘米,多少有銹色短柔毛,有時近頂端有2腺體。圓錐花序頂生,由數(shù)個穗狀花序組成,花序軸有毛,苞片條形,花兩性,無梗,花萼杯狀,長約2毫米,5裂三角形,外面無毛,內(nèi)面有棕黃色長毛,無花瓣,雄蕊10,子房下位,上室,有毛或變無毛。核果橢圓形或近卵形,形如橄欖,長2.5~3.5厘米,寬2~2.5厘米,熟時黑色,通常有鈍棱5~6條。
【藥材性狀】:干燥幼果呈扁長卵形,略似橄欖,下部有果柄痕,外表黑褐色,有明顯的縱皺紋。質(zhì)堅硬,斷面不平坦,有膠質(zhì)樣光澤,果肉厚,黃綠色,核不明顯,稍空心,小者黑褐色,無空心。氣無,味苦澀,微甘。
【臨床應(yīng)用】:用量3~9克,內(nèi)服煎湯;咽喉腫痛用本品2~3枚泡水服。用治慢性咽喉炎、聲音嘶啞、咽喉干燥。
【化學成分】:含鞣質(zhì)20%~40%。其中主要成分為訶子酸,訶黎勒酸,并含鞣云實素,原訶子酸,鞣花酸及沒食子酸等。此外,尚含毒八角酸,奎尼酸,糖類及氨基酸等。
【配伍藥方】:治咽喉腫痛:西青果2~3枚,以冷開水磨汁慢慢咽下,或搗碎泡湯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藥理研究】:抑菌抗炎鎮(zhèn)痛作用:藏青果喉片對5種臨床致病菌的生長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抑制作用;對二甲苯、H⁺等致炎因子引起的急性滲出性炎癥有明顯抑制作用;對H⁺刺激引起小鼠疼痛的痛閾值有一定的提高,而對于紙片所致肉芽腫的形成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藥材性狀】:干燥幼果呈扁長卵形,略似橄欖,下部有果柄痕,外表黑褐色,有明顯的縱皺紋。質(zhì)堅硬,斷面不平坦,有膠質(zhì)樣光澤,果肉厚,黃綠色,核不明顯,稍空心,小者黑褐色,無空心。氣無,味苦澀,微甘。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苦、微甘、澀。歸肺經(jīng)、大腸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