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Rhizoma Kaempferiae。
【來源】: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L.的根莖。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塊狀,淡綠色或綠白色,芳香。葉通常2片貼近地面生長,近圓形,無毛或于葉背被稀疏的長柔毛,干時葉面可見紅色小點,幾無柄。穗狀花序具花4~12朵,頂生,半藏于葉鞘中,有香味,易凋謝;苞片披針形,綠色;花萼約與苞片等長,花冠裂片3枚,線形,白色;側生退化雄蕊2枚,花瓣狀,倒卵形,白色;唇瓣白色,基部具紫斑;雄蕊1枚,無花絲,藥隔附屬體正方形,2裂;子房下位,3室,柱頭盤狀。蒴果。
【藥材性狀】:圓形或近圓形橫切片。外皮淺褐色或黃褐色,皺縮,有的有根痕或殘存須根;切面類白色,粉性,常鼓凸。質脆,易折斷。氣香特異,味辛辣。
【臨床應用】:用量6~9克,煎服。用治胸膈脹滿、腹冷痛、飲食不消。外用治牙痛時配伍麝香具一定止痛作用,外敷尚可治痛經及肺癌、肝癌、挫傷等;內服治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潰瘍。
【化學成分】:含揮發油、黃酮、香豆素、蛋白質、淀粉及黏液質等。干品含揮發油30%~40%,油中含有桂皮乙酯、香豆酸乙酯、龍腦、桉油素、對甲基香豆酸乙酯等。黃酮類有山柰酚、山柰素。
【配伍藥方】:【藥理研究】:在紫外光210納米附近和310納米處有最大吸收,可作鑒別。煎劑在試管內有抗菌作用;乙醇提取物具抗組胺作用;此外,還具有抗癌作用。
【藥材性狀】:圓形或近圓形橫切片。外皮淺褐色或黃褐色,皺縮,有的有根痕或殘存須根;切面類白色,粉性,常鼓凸。質脆,易折斷。氣香特異,味辛辣。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胃經、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