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處方】:黃連80克、石膏80克、桔梗80克、甘草40克、知母80克、玄參80克、地黃80克、牡丹皮80克、天花粉80克、連翹80克、梔子200克、黃柏200克、黃芩200克、赤芍80克。
【組方分析】:方中以大苦大寒的黃連為君,以清胃瀉火。以石膏、黃芩、梔子、黃柏清瀉胃火及三焦之熱;地黃、丹皮、赤芍涼血清熱;連翹、桔梗清熱解毒,利咽消腫,共為臣藥。佐以玄參、知母、天花粉清火養(yǎng)陰生津。甘草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為使。諸藥相合,共奏清胃瀉火,解毒消腫之功。
【質(zhì)量控制】:1.本品為黃色至深黃色的水丸,味微苦。 2.顯微鑒別石膏、甘草、地黃、知母、牡丹皮、黃連、連翹、梔子、黃柏、黃芩。薄層色譜法鑒別梔子(梔子苷)、黃芩(黃芩苷)、知母(菝葜皂苷元)。 3.除應(yīng)符合丸劑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外,按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每1克含黃連、黃柏以鹽酸小檗堿( C20H18CINO4)計,不得少于3.4毫克。
【現(xiàn)代研究】:具有解熱、抗炎、抗病毒等作用。
【其他制劑】:清胃黃連片(《部頒標(biāo)準(zhǔn)》中藥成方制劑第19冊) 片劑,一次8片,一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