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Fruit of Davurian Buckthorn
【來源】:鼠李科植物鼠李Rhamnus dahurica Pall.的果實。
【植物形態】:落葉小喬木或開張的大灌木,高可達10米,分枝多。樹皮灰褐色,常呈環狀剝裂。小枝粗壯近對生,具較大的錐形頂芽,稀不具芽而成錐形刺。葉對生于長枝上,或叢生于短枝上;卵狀橢圓形、橢圓形或倒寬披針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邊緣具細圓齒,齒端常有腺體,無毛。側脈通常4~5對。花2~5束生于葉腋,黃綠色,雌雄異株;萼4裂,萼片狹卵形,銳頭;花冠漏斗狀鐘形,4裂;雄花雄蕊4枚,雌花子房球形,2~3室,花柱2~3裂。核果近球形,成熟后紫黑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藥材性狀】:近球形,外表黑紫色,光澤而有皺縮紋。果肉疏松,內層堅硬,通常有果核2枚;果核卵圓形,背面有狹溝。
【臨床應用】:用于治支氣管炎、肺氣腫、齲齒痛、癰癤。用量果實5~ 15克,可制成酒劑服;外用適量,將果實搗爛敷患處。
【化學成分】:【配伍藥方】:【藥理研究】:【藥材性狀】:近球形,外表黑紫色,光澤而有皺縮紋。果肉疏松,內層堅硬,通常有果核2枚;果核卵圓形,背面有狹溝。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微苦。歸肝經、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