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Lasiosphaera、Calvatia。
【來源】:【植物形態】:子實體球形或陀螺形,不孕基部發達,寬15~20厘米。包被薄,初期白色,后污褐色帶紫色,光滑或有斑紋,兩層,上層常裂成小塊,逐漸脫落。孢體紫色,當孢子及孢絲散失后遺留的不孕基部呈杯狀。孢子近球形,帶紫色。無柄或稀有柄,具小刺,4~6.7微米×4.3~6.7微米。孢絲長,分枝,有橫隔,相互交織,色淡。
【藥材性狀】:陀螺形,或已壓扁呈扁圓形,直徑5~12厘米,不孕基部發達。包被薄,兩層,紫褐色,粗皺,有圓形凹陷,外翻,上部常裂成小塊或已部分脫落。孢體紫色。
【臨床應用】:用量1.5~6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敷患處或作吹藥。用治風熱郁肺咽痛、咳嗽、音啞;外治鼻衄、創傷出血。
【化學成分】:含抗菌成分馬勃酸、苯基氧化偶氮氰化物、類固醇二聚體。此外,還含有氨基酸、磷酸鹽、麥角甾-5,7,22-三烯-3β-醇、23-二烯-3β,25-二醇-22-乙酸酯、β-谷固醇、麥角甾-7,22-二烯-3,6.二酮、麥角甾-5,7,22-三烯-3-醇、馬勃素等成分。
【配伍藥方】:①治咽喉腫痛,咽物不得:蛇蛻皮一條(燒令煙盡),馬勃0.3克。上件藥細研為散,以綿裹3g,含咽津。(《圣惠方》) ②治骨鯁于喉:馬勃、白礬灰、牛蒡子(炒)、陳皮(去白,焙)各15克。為細末。用漿水丸如櫻桃大。口中含化下。(《圣濟總錄》) ③治久嗽:馬勃,不以多少,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湯送下。(《普濟方》馬勃丸) ④治失聲:馬勃、馬牙硝等分。研末,砂糖和丸,芡子大。噙之。(《綱目》引《摘玄方》) ⑤治積熱吐血:馬勃,為末,砂糖丸如彈子大,每服半丸,冷水下。(《袖珍方》) ⑥治
【藥理研究】:有止血、抗菌作用。
【藥材性狀】:陀螺形,或已壓扁呈扁圓形,直徑5~12厘米,不孕基部發達。包被薄,兩層,紫褐色,粗皺,有圓形凹陷,外翻,上部常裂成小塊或已部分脫落。孢體紫色。
【性味歸經】:性平,味辛。歸肺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