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以上十五味,取藿香、紫蘇葉揉碎,砂仁研碎,與茶葉混勻;剩余的藿香、紫蘇枝莖與其余白術(shù)等十二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4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與上述碎末混勻,吸盡濃縮液,低溫干燥,即得。
【處方】:藿香、紫蘇、厚樸(姜炒)、蒼術(shù)、白術(shù)、陳皮(制)、茯苓、澤瀉、木瓜,甘草、砂仁、半夏(制)、苦杏仁、白扁豆、茶葉。
【組方分析】:本方由15味藥物組成。暑月感冒,最易挾濕,暑濕交熾,氣機(jī)不暢,表衛(wèi)不和,胃失和降,故方以藿香、紫蘇、厚樸芳香化濁,解表祛暑、燥濕和中,為方中主藥;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燥濕化痰、理氣和中,配杏仁則順氣化痰;白術(shù)、白扁豆健脾和中,化濕止瀉;砂仁芳香開胃,疏暢氣機(jī),調(diào)整腸胃功能,茶葉性寒味苦,升中有降,共奏祛暑解表、燥濕和中,升清降濁之功,用于暑濕諸病最合病機(jī)。
【質(zhì)量控制】:【現(xiàn)代研究】:【其他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