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常見的潤下藥有哪些?常見潤下藥中藥才大全有哪些?潤下藥又叫泄下藥,常見的藥材有亞麻子,火麻仁,蓖麻子等,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講解下常見的潤下藥有哪些吧?希望對大家學習中藥才有幫助
潤下藥也叫瀉下藥。根據瀉下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攻下藥、潤下藥和峻下逐水藥三類。潤下藥的作用較緩和,能滑潤大腸而解除排便困難,且不致引起大瀉,故對老年虛弱患者,以及婦女胎前產后等由于血虛或津液不足所致的腸燥便秘,均可應用。
中藥名稱:亞麻子 yamazi
產地分布:全國各地有栽培。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
功效與作用:潤燥、祛風。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潤下藥。
中藥名稱:蓖麻子 bimazi
產地分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功效與作用:消腫拔毒,瀉下通滯。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潤下藥。
中藥名稱:番瀉葉 fanxieye
產地分布:原產于東非。在印度及巴基斯坦有大量栽培。我國云南也有小量引種栽培。
功效與作用:瀉熱行滯,通便,利水。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潤下藥。
中藥名稱:郁李仁 yuliren
產地分布:生于荒山坡或固定的沙丘邊上。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
功效與作用:緩瀉、利尿。屬瀉下藥分類的潤下藥。
中藥名稱:牽牛子 qianniuzi
產地分布:生于山坡灌木林中或住宅旁;多栽培。全國各地均產。
功效與作用: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潤下藥。
中藥名稱:紫蘇子 zisuzi
產地分布:全國各地廣泛栽培。
功效與作用: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屬瀉下藥下分類的潤下藥。
《神農本草經》
??浦参锎舐榈母稍锍墒旆N子。
氣微,味淡。以種仁色乳白者為佳。(去殼用仁,殼有毒,仁無毒。)
生用或炒用,用時打碎。
【藥性】甘,平。歸脾、胃、大腸經。
【功效】潤腸通便。補虛(本品性質平和,可入大腸潤枯滑腸,并能益血)
【應用】血虛津虧,腸燥便秘:適用于老人、產婦、體弱等津血不足的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10~15g。(60g以上會中毒。)
《神農本草經》
薔薇科植物歐李、郁李或長柄扁桃的干燥成熟種子。前二種習稱“小李仁”,后一種習稱“大李仁”。
氣微,味微苦。以粒飽滿、色黃白、不泛油者為佳。
生用,用時搗碎。
【藥性】辛、苦、甘,平。歸脾、大腸、小腸經。
【功效】潤腸通便,下氣利水。
【應用】
1.津枯腸燥,食積氣滯,腹脹便秘:質潤多脂,潤腸通便作用類似火麻仁而力較強,且潤中兼可行大腸之氣滯。
2.水腫,腳氣浮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煎服,6~10g。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開寶本草》
松科喬木紅松等的種仁。
氣微,味甘甜。以色白、粒飽滿、富油質者為佳。
生用。
【藥性】甘,溫。歸大腸、肺經。
【功效】潤腸通便,潤肺止咳。
【應用】
1.腸燥便秘:宜用于津枯腸燥便秘之證
2.肺燥干咳
【用法用量】煎服,5~10g。
【使用注意】脾虛便溏、痰濕壅盛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