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常見中草藥的功效作用有哪些?比如黃芪補氣,紅棗補血,那么這些常見中藥有哪些呢?又應該如何使用呢?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下常見中藥的補血補氣的方法,希望對大家健康有幫助
中醫認為,黃芪能補一身之氣,可以用來緩解氣虛乏力、中氣不足。現代研究發現,黃芪還能增強代謝,使機體細胞生長旺盛,同時消滅體內自由基,預防衰老。
如何使用:
● 代茶飲:黃芪5~6 片,用沸水沖泡飲用,可以緩解身體困倦、無力、氣短。
● 煨棗:取大棗30 個、生黃芪30 克,一同煨煮。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增強體質。
人參的抗衰老功能,是最沒有懸念的一個。據現代藥理研究,人參可以激化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提高腦力和體力的作用,并能迅速消除疲勞。
如何使用:
● 人參茶。人參片3 克,用沸水沖泡后代茶飲。能強心安神,迅速消除疲勞。
● 人參粥。人參3 克、粳米100 克,用文火煎熬至熟。適宜在秋冬季早晚空腹食用,用來補充元氣,調和五臟。
何首烏最青春的功能是烏發,經炮制后,它可以補肝腎、益精血,而且不寒不燥,實為烏發良品。后來西醫研究又發現了它降脂、降糖、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減少體內細胞氧化的功能。
如何使用:
● 首烏洗發:何首烏60 克,用水煎煮,水色成淺黃即可使用,先用普通洗發水洗凈頭發,然后用何首烏汁浸洗。
● 首烏蛋:何首烏60 克、雞蛋2 只。將何首烏洗凈、切片,放人砂鍋內,加進雞蛋,煮至蛋熟,撈出去掉蛋殼,再放鍋內煮片刻,加鹽、味精即可。
在中醫史上,三七很早就出名了,但一直被作為止血、定痛、消腫的傷科補品來關注。近些年才發現,它還可以擴張血管、清除血脂、恢復血管彈性,在心血管病的防治方面,甚至比人參還有明顯的優勢。
如何使用:
● 三七雞。將母雞1 只加調料蒸至8 成熟時,加入三七粉6~9 克蒸熟即成。可以大補氣血,益色養顏,適用于氣血不足、面色萎黃、產后血虛者。
“生活熟補”
三七的用法,素有“生活熟補”之說,它的意思是指:用生的三七,有活血、止血作用;用熟的三七則有生血、補血作用。
推薦理由:在《實用補養中藥》中記載,刺五加屬于補氣藥,可以從根本上改善體質虛弱,滋補強壯。
刺五加可以養血、安神、滋補、強壯身體,在與失眠、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交戰中,都有一定療效。
如何使用:
椒鹽刺五加葉。將新鮮刺五加葉用清水浸泡5小時,泡去苦味。擠干水后放入鹽、味精、花椒粉腌漬,加雞蛋和淀粉拌勻,放入油鍋中煎炸后食用。可以促眠、強身。
中醫認為,靈芝可以補氣益血、養心安神、止咳平喘。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靈芝確有改善冠脈血液循環、增加心肌血氧供應之能,可以降壓、降脂、護肝、提高免疫力。
如何使用:
● 煮粥:將靈芝用水煎后,取汁與大米煮粥服食,或待粥熟后調入靈芝粉5g服食,每日1次。
● 靈芝浴:靈芝 500g,水煎3~4 次,加入浴水中浸泡全身。對解決皮膚問題很有幫助。
初服靈芝,可能出現頭暈、骨骼酸軟、皮膚瘙癢、口干、大小便稍頻等現象,這是體內毒物在分解、移動、排出體外的正常反應。過一段時間后,不適反應會消失。
中醫認為它有促進和調節免疫功能、保肝、抗衰老三種功效,尤其適合用來消除疲勞;而且因為性子平和,一年四季都可以用。
如何使用:
● 春天,常用電腦眼睛容易疲勞,用枸杞泡茶,可以滋陰明目。
● 夏天,天氣比較熱,以枸杞配菊花或金銀花,泡茶飲用,可以清除肝火。
● 秋天,空氣干燥,容易口唇干裂、皮膚起屑,用枸杞加雪梨、川貝、百合、玉竹共煲成湯,有很好的滋陰潤燥效果。
● 冬天,我們要抵御寒冷,在羊肉湯鍋里放些枸杞,既可以提升體內陽氣,又不至于陽氣過盛而上火。
禁吃枸杞的人: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正在感冒發燒、體內有炎癥、脾胃虛弱容易腹瀉、患有高血壓、性情急躁、嗜吃酒肉而滿面紅光的人最好別吃。
紅景天對抗衰老,具有雙向的調節作用:補不足、減多余,從而使體內陰陽調和、氣血疏通、百病全消。在強壯免疫功能方面,紅景天的能力強于人參。它還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對婦科病癥很有幫助。
如何使用:
紅景天茶。紅景天可以由“過勞模”們廣泛用于抗疲勞。取紅景天10 克,用研磨器研成粗末,沖入沸水,加蓋泡15 分鐘,調入蜂蜜10 克即成。上下午各飲1杯。可以補氣養血,增強人體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