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熟地黃的主要功效和作用是什么?熟地黃,功能主治為滋陰,補血。治陰虛血少,腰膝痿弱,勞嗽骨蒸,遺精,崩漏,月經不調,消渴,溲數,耳聾,目昏等癥狀。那么熟地黃使用的時候有哪些禁忌呢?
滋陰,補血。治陰虛血少,腰膝痿弱,勞嗽骨蒸,遺精,崩漏,月經不調,消渴,溲數,耳聾,目昏。
①《珍珠囊》:大補血虛不足,通血脈,益氣力。
②王好古:主坐而欲起,目琉琉無所見。
③《綱目》: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利耳日,黑須發,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經候不調,胎產百病。
④《本草從新》:滋腎水,封填骨髓,利血脈,補益真陰,聰耳明目,黑發烏須。又能補脾陰,止久瀉,治勞傷風痹,陰虧發熱,干咳痰嗽,氣短喘促,胃中空虛覺餒,痘證心虛無膿,病后脛股酸痛,產后臍腹急疼,感證陰虧,無汗便閉,諸種動血,一切肝腎陰虧,虛損百病,為壯水之主藥。
1.傷寒家不宜用。
傷寒之病,邪從外入,宜疏散而不宜滋補。如《神農本草經百種錄》言:“又仲景《傷寒》一百十三方,惟復脈用地黃。蓋傷寒之病,邪從外入,最忌滋滯。即使用補,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入劑。否則邪氣向里,必有遺害。今人一見所現之證,稍涉虛象,便以六味湯為常用之品,殺人如麻,可勝長嘆。”
2.脾虛痰多氣郁之人慎服。
熟地黃味甘,性尤滋膩,脾虛痰多氣郁者慎用。《本草從新》云:“按熟地黃性滯,痰多、氣郁之人,能窒礙胸膈,用宜斟酌。”《本草征要》云:“熟者性滯,若痰多氣郁之人,能窒礙胸膈,當斟酌用之。”《本草通玄》言“熟地性滯,痰多者,恐其泥膈,宜姜汁炒之,以制其滯。更須佐以砂仁、沉香二味,皆納氣歸腎,又能疏地黃之滯,此用藥之權衡也”。
3.炮制煎煮不可見銅鐵器。
《雷公炮制藥性解》云:“采得生地黃,去白皮,磁鍋上柳木甑蒸之,攤令氣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令犯銅鐵,令人腎消,并白發,男損營,女損衛也。”熟地黃炮制不可見銅鐵,煎煮亦不可用鐵鍋、鐵壺。《藥鑒》:“若犯鐵器,令人腎消。”貯藏應如《本草從新》言,“味甘如飴,須瓷器收之,以其脂柔喜潤也”。
服食忌蘿卜、三白、諸血等。
《本草品匯精要》記載:忌蘿卜、蔥白、韭白、薤白。《要藥分劑》云“忌萊菔、蔥、蒜、諸血”。蓋萊菔子降氣,三白辛竄走氣,影響地黃的滋補作用。諸血為血肉有情之品,恐滋膩太過,故宜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