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又叫豆梨,鹿梨、野梨、鳥梨等,各地叫法不一,為薔薇科梨屬落葉喬木,但變種比較多。楚雄地區叫棠梨,系另外的豆梨變種,多灌木樹種,常野生于溫暖潮濕的山坡、沼地、雜木林中,多用作嫁接各種梨類的砧木。根、葉、果都有藥用價值,根、葉可潤肺止咳,清熱解毒,治療急性眼結膜炎;果實則健胃、止痢。其果實圓球形,褐色,具淡色皮孔,味酸澀。一旦變黑,則酸甜可口,是很好的野生果類,可食用,也為鳥獸喜愛。梨寄生也入藥,多用于痢疾等治療,為彝醫常用。
棠梨于立春后陸續開花,其花蕾稱棠梨花,是很好的野生食材,而開放時一片雪白的棠梨花,是很好的觀賞景致。把棠梨花蕾采摘下來,開水燙一下,清水浸泡一日,即可以烹制云南人愛吃的棠梨花美食,加些調料素炒,或配以青蠶豆米、或蒜薹、或火腿,烹制成棠梨花美食,是云南百花宴中的重要菜肴。
棠梨花盛開時,往往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境??磻T了漫山遍野的棠梨,令人回想的是棠梨那頑強的生命力。喜光,稍耐陰而不耐寒,耐干旱、瘠薄。對土壤要求也不嚴,根卻伸長得很深,而且生長緩慢,抗病蟲害能力也極強,基本看不到有病蟲害。
其實,棠梨還入藥呢?!度珖胁菟巺R編》就有記載,棠梨別名野梨、鹿梨、鐵梨樹、棠梨樹,為薔薇科豆梨,分布于長江流域各省,以葉、枝、根、果實入藥。根、葉微甘、澀,涼,有潤肺止咳、清熱解毒功效,主治肺燥咳嗽、急性眼結膜炎等。果實酸、甘、澀,寒,有健胃、止痢之功。更有民間醫生把棠梨葉和花用來作為鬧羊花、藜蘆等物中毒的解毒藥,其效也佳。
棠梨是美物,全身是寶。棠梨苗是梨子生產中重要的嫁接用砧木,與西洋梨親和力最強。根、葉、果實可入藥或食用,具食藥治療之功,棠梨果可釀制棠梨酒,堪稱美酒。棠梨木,材質堅硬,是制作粗細家具及雕刻圖章的好材料。
在彝山各處生長的不起眼的棠梨,除了棠梨花菜肴的美味,更有諸多的價值所在,值得人們珍視。
擴展閱讀
陸璣《詩疏》 甘棠,今棠梨,赤棠也,與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惡。子白色為白棠,甘棠也,少酢,清美。赤棠子澀而酢,無味。俗語云,澀如杜是也。
《救荒本草》 棠梨樹,今處處有之,生荒野中。葉似蒼術葉,亦有團葉者,有三叉葉者,葉邊皆有鋸齒,又似女兒茶葉,其葉色頗白。開白花,結棠梨如小楝子大。
《綱目》 赤者杜,白者棠;或云牝曰杜,牡曰棠;或云澀者杜,甘者。
【性味】酸、甘、澀;寒;無毒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斂肺,澀腸,消食。主咳嗽,瀉痢,食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克。
《玉揪藥解》 收腸斂肺,止泄除嘔。棠梨的花形小巧,而且與大部分的花不一樣,棠梨通常是花朵已經開了白白的一樹,葉子卻還是一種淡淡的綠色,好似要故意比花朵推遲出場一樣。棠梨與早春時節的其他花朵一樣,雖然單獨看起來沒那么驚艷,但是一樹都開起來的時候,好比枝頭都覆蓋上了白雪,低調純潔之美,一覽無余。
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在棠梨花中富含氨基酸、維生素及礦物質元素。